而伊爾四轟炸機的數量有限,航空兵又不願意浪費一架飛機,專門從事這個任務。最後拔拉來拔拉去,選定了這架航程足夠,又有少量的自衛火力。最關鍵的是速度夠快,不會拖累整個編隊行動的德製轟炸機。
早就準備好的航空兵,等待的就是這道命令。接到楊震通知之後,方子翼立即趕往東寧親自坐鎮。在他抵達東寧之前,已經接到命令的東寧、寧安兩大機場上的地勤人員,便立即開始了最後的準備。
盡管不知道此次集中這麼大的機群,作戰目標是何方。但是還是第一次見到抗聯一次性集中這麼大機群的地勤人員,心中也清楚這肯定是一次大的行動。甚至很多人心中都有一股子隱隱的期待,幻想著這些飛機的最終目標是日本。
尤其是上級要求,將這些飛機的油箱全部加滿。更讓一些心思機靈的人堅定了這種看法。要是空襲東北本土的目標,是不需要加這麼大的油量的。應該盡可能的多加掛一些炸彈,而不是浪費那些根本沒有必要的燃油。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讓東寧基地的地勤人員幹勁相當的充足。技術人員忙著給參戰飛機做最後一次檢查,通信人員忙著最後一次調試飛機儀表與通訊設,而軍械人員也在忙著給炸彈加裝引信。
而為了保證此刻堆滿了凝固汽油彈與油料,以及抗聯所有轟炸機的兩個機場的安全,別在最後關頭被日軍抽冷子偷襲。在東寧與寧安機場周邊的幾個高炮連,所有的地麵炮兵人員,都在瞪著眼睛警惕的望著天空。
機場周邊的上空,兩個作戰中隊的P四零戰鬥機也在空中遊弋。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任何未接到地麵指揮所通知,擅自闖進機場周邊上空的飛行物,都可以毫不留情的擊落,這其中也包括了抗聯自己的飛機。此時的機場上空,可以說連一隻麻雀都飛不進來。
而那些突然間幹勁大增的地勤人員究竟在想著什麼,這不是方子翼現在該考慮的。他一抵達東寧之後,就與帶隊指揮的黎明最後一次研究作戰計劃以及航線。作為航空兵的司令員,這些出動的伊爾四轟炸機,幾乎是抗聯中型轟炸機的所有本錢,方子翼可謂是相當的慎重。
而與他隨機同來的,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麼的那幾位攝影幹事,卻被關在了一個單獨的房間之內。他們沒有被允許拍攝戰前準備的任何鏡頭,甚至連這個房間的門都不允許出去。
這幾位政治部的幹事,無法忍受這種變相緊閉想要提出抗議的時候。他們的話還沒有出口,就被跟著他們同來的軍區保衛部,一路上一言不發的兩位幹事,用冰冷的眼光瞪了回來。無奈之下,這三位隻能老實的待在自己的房間裏麵,對手中的器材一遍又一遍的進行檢查。
方子翼製定的計劃相當的嚴密,除了幾個領航機組之外,所有的參戰人員直到現在還不清楚,此次他們的行動目標會是日本的首都東京。原本以為隻是一次夜航訓練的他們,當看到機場上堆積如山的實彈之後,才知道今晚的行動不是訓練。
到六時吃過晚飯後所有的作戰計劃與航線圖,才下發給各個參戰機組領航員的手中。而這一刻到行動全部展開,已經不足三個小時。也就是說直到現在,所有參戰的機組才知道此次轟炸的目標究竟是那裏。
晚七時,楊震乘坐一架C四七運輸機,悄無聲息的抵達東寧機場。這個時候,楊震抵達機場的來意不言而喻。就是為了鼓舞士氣,以及為所有參戰轟炸機群送行。而在楊震在與在寧安機場,李延平也在進行著同樣的事情。
來到機場之後,楊震與方子翼一同在機場食堂接見了所有參戰機組,當然還有那幾位來到東寧之後,為了保密而被關了緊閉的攝影幹事。楊震這個全軍一號的到來親自為他們送行,讓本就因為此次出擊的目標,居然是日本東京而士氣極度高漲的參戰人員,更加的熱血沸騰。
眼下所有準備已經完全就緒,行動開始的時間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無論是東寧機場的楊震,還是寧安機場的李延平,談話的時間都很短暫,隻進行了半個小時便結束。剩下的就看這些飛行員,究竟能做到什麼地步了。
但楊震卻堅定不移的相信,這些從抗聯航空兵轟炸機飛行員之中挑選出來最好的飛行員,一定會圓滿的完成此次任務,會首開得勝的。因為他從這些與自己一樣年輕的飛行員眼中,看到了一股子自信。
到了八時二十分所有參戰飛機已經全部加掛完畢炸彈,所有的飛行員已經全部登機就位。地勤人員也開始進行最後一次氣象檢查,並撤出飛機機輪前後的阻隔物。所有參戰飛機,已經啟動發動機,滑行陸續開始進入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