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1 / 2)

盡管完全徹底的履行,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可能。美國人有美國人的考慮,他們永遠不會做出任何損害他們自認為美國利益的事情。但是他們隻要大致履行,就已經夠抗聯,或是中國人的工業發展搭上一趟快車了。而隻要底子打下來了,那麼真正發展壯大還會隻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渴望嗎?

楊震在窗子前整整站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將自己的思路徹底又捋順一番之後,才返回自己的辦公桌前。拿起電話,要通了航空兵司令部。在通話的時候,楊震沒有任何墨跡。隻告訴那邊的航空兵指揮員,如果天氣允許,他們行動的時間就定在今晚九時。

原來楊震定的出擊時間是八日淩晨,但是經過幾度猶豫之後,還是給航空兵下達了八日淩晨起飛的計劃暫時停止。但航空兵所有參戰部隊,要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至於時間,還是等待自己的通知。

而眼下既然心中最後一塊石頭已經落地,那麼自然還是要在第一時間執行為好。所以他在接到通信部的監聽報告之後,經過反複盤算,將最終執行的時間定在了今晚九時。夜間起飛,經過日本海的時候正好是可以避開日軍的警戒艦艇。

至於行動計劃,是早就製定好的,這方麵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說的。所差的就是行動的時間上,還沒有最後的確定。因為在還沒有確定日軍的炸彈,會不會按照自己曾經所熟知的曆史軌跡那樣,落到珍珠港的美軍頭上之前,楊震對最後行動的決心還始終在猶豫。

所以計劃已經製定完畢,一些技術上的準備也已經完成,部隊也陸續開展的一些相對的訓練。但最後轟炸的時間,楊震還是幾度修改。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氣象上的原因,但主要還是楊震的最後決心還沒有下。

但航空兵在楊震的要求之下,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全部完成。隻要最終決心一旦下達,在氣象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隨時可以展開行動。所以楊震不用多說什麼,隻要告訴航空兵最後行動的時間便可。

那邊準備參與行動的飛機與飛行員,都已經準備完畢。所需要的炸彈和油料,都已經全部到位。所以楊震的命令下達的簡單明確,那邊詳細掌握情況的航空兵司令部答複也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放下手中的電話,楊震又要通了政治部,讓高禹民馬上挑選最好的兩名拍攝紀錄片的幹事,一名攝影幹事帶上最好的相機與攝影機,立即趕往航空兵司令部報道,下午有一架AT七高級轟炸運輸教練機送他們去東寧。

接到楊震電話,早就對此次行動心知肚明的高禹民二話沒說,立即派人挑選了最好的攝影幹事與器材送往東寧。至於此次空襲東京為什麼需要攝影幹事與相關的器材,原因也很簡單。

軍事行動本就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也是需要鬥爭的。尤其是此次空襲東京,是中國人第一次真正對日本本土實施軍事打擊。也是日本本土自明治維新以來,第一次有外國人的炸彈落下。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意義重大,政治上的意義更加的重大。

如果能拍攝一些很好的影像資料,不僅僅可以研討此次空襲的得失,向美英兩國表示抗聯與日軍決戰到底的決心。更多的還有鼓舞國內民眾的士氣,以及在政治上的宣傳。一向隻有挨炸的中國人,也有力量轟炸日本本土,這對國內民眾士氣鼓舞的作用可想而知。

所以此次轟炸,除了轟炸機群以及技術保障飛機之外,還將會有一架德製HE一一一型中型轟炸機隨同。而這架抗聯出動的蘇製轟炸機群之中,唯一的一架德國轟炸機上掛載的不是炸彈,而將會是三名攝影記者。

這是一架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空襲莫斯科迷航而降落在蘇軍機場上,被蘇軍繳獲的飛機。雖說德軍到目前為止,在地麵上大部分的時間之內都保持著勝利。而蘇聯西部的天空,眼下還控製在德國人的手中。

但並不代表德軍的飛機,不會因為這樣和那樣的原因落入蘇聯人手中。這架飛機與它目前並不多的落入蘇聯人手中的飛機一樣,都是因為深入蘇聯後方空襲時迷航,或是因為負傷迫降被而被蘇聯人繳獲。

這架飛機與它五架戰友,被蘇聯人當做搭頭與葉二轟炸機一起,用來交換回原來出售給抗聯的蘇二輕型轟炸機。隻不過這架飛機是五架被蘇聯人用來作為搭頭的飛機之中,最為完好的一架。至於其餘的四架,隻能當做零件提供者。

原本航空兵是準備出動一架C四七作為這三位特殊乘客的座機,用來執行這項特殊的任務。但是C四七運輸機畢竟是運輸機,航程雖說足夠,但是飛行速度與伊爾四轟炸機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一旦加入到轟炸機群全程參與此次轟炸,那麼會拖延整個機群的行動速度,這無疑會額外增加不必要的風險。但是如果轟炸機群率先脫離,那麼在捅了馬蜂窩之後,這架最基本的自衛能力都沒有的運輸機,根本就無生還的可能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