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1 / 2)

岡村寧次的固執,讓後宮淳中將非常的不以為然。作為主管整個中國山海關以南所有日軍部隊的支那派遣軍參謀長,他堅持認為抗聯下一步的攻勢目標,隻能從察南或是南滿之中選擇,而絕對不會將攻擊的目標轉向西麵。那裏對於抗聯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方向。

但他隻是支那派遣軍的參謀長,對於岡村寧次這樣的大將一級戰略集團主官,是沒有什麼製約能力的。既然岡村寧次堅持認為抗聯的下一步目標會是綏東、察西,那麼就讓他去堅持好了。隻是有些話,他作為岡村寧次名義上的上級,還是要醜話先說到前邊的。

麵對固執的岡村寧次,後宮淳中將也絲毫沒有客氣的道:“岡村君,既然你堅持認為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察西與綏東,那麼派遣軍方麵並不是不能認可。畢竟岡村君,才是華北方麵軍的司令官。對於自己所麵對的敵情,你這個方麵軍司令官對形勢的判斷是最有發言權的。”

“不過一旦因為你的判斷失誤,導致華北方麵軍在作戰之中遭到失敗。被這支抗日武裝突入河北境內,並使得華北本已經穩定的治安情況發生惡化,無法滿足大本營的需要,那麼派遣軍方麵不會為此承擔任何的責任。”“如今帝國南下作戰即將全麵的展開,華北作為重要的糧食、棉花、煤炭和鐵礦石等戰略物資的生產基地,在帝國的整體戰略之中,僅次於滿洲的工業區。岡村君,我希望你能慎重的考慮,不要忘記了多田駿大將的教訓。”

“不過考慮到此次會戰對於華北治安穩定與否的重要性,以及保證帝國對華北這個重要經濟地區的控製。除了原有的駐紮在黃河以南各個師團調動之外,派遣軍可以提供給華北方麵軍特種作戰部隊的支持。”

“隻是這些支持,要等到十一軍完成策應南下作戰而發起的對長沙新的攻勢完成之後,才能視情況而定。岡村君派遣軍直屬各個部隊,在南方還要麵對重慶軍幾百萬的大軍,尤其是集中了他們最精銳所在的六、九兩個戰區。”

對於後宮淳的提醒,岡村寧次卻是無所謂的道:“後宮君,我是華北方麵軍的司令官。一旦因為我的判斷使得會戰失敗,這個責任自然是由我這個司令官來負,與派遣軍是無關的。而且我所有的判斷,正是出於目前整體的形勢作出的,所以我堅持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從目前的形勢來判斷,我們的這個對手在短時間之內根本沒有那個實力搶占北寧線,拿下山海關一線。選擇董家口、冷口、喜峰口一線,則麵臨關東軍的夾擊。而選擇張家口、古北口一線作為突破口,對於他們來說,那裏複雜的地形,才是真正限製他們補給和戰鬥力的發揮。”

“諸位不要忘記,華北共產軍的所謂平西根據地與平北根據地,就在這崇山峻嶺之中。華北方麵軍的多次掃蕩,卻始終無法將其徹底的剿滅。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這片山地縱深過於廣大,而且缺乏道路使得補給匱乏,使得華北方麵軍對其的掃蕩無法持久。”

“支那人自己的曆史,他們要比我們清楚的多。而現代戰爭對物資的消耗,也不是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可以相比的。選擇察南作為突破口,即便能夠取得突破。但是麵對著縱橫的山地,在未打通北寧鐵路之前,這個突破口也無法保證維持其長期作戰。”

“大部隊的行軍作戰,不是華北共產軍的所謂遊擊戰。一個野戰師團,每天的物資消耗數量,遠不是這一帶貧瘠的山區可以補充的。單靠繳獲,根本就無法滿足需要。而清一色自動武器的他們,彈藥的消耗量諸位已經昨天在靶場上見過。這麼大量的補給和物資,在沒有公路的情況之下,單靠山間的小路恐怕用不到打,餓也將他們餓垮掉了。”

“其實諸位,我更想他們將突破口選擇在察南。因為此戰他們的目標無論是察南還是綏東,都麵臨著漫長的補給線。而按照他們目前的運輸能力,這麼長時間的消耗,單單一個油料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大部隊運動在無鐵路可利用,隻能使用汽車沿公路補給,以及補給線過於漫長的情況之下。先不說汽車的問題,單單是所需的油料每天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他們背後的蘇聯,在德軍已經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情況之下,現在已經是風雨飄搖,根本無力給他們提供大量的補充。”

“在麵對著漫長補給線,而自身又缺乏持久作戰能力的情況之下,我認為他們這一戰隻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快。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取得最大的進展,才可以避免他們的補給出現崩潰。沒有現代化的工業支撐,沒有自己的石油開采與加工,注定了他們無法長時間支撐一場現代化的戰爭。”

“如果他們選擇了察南作為主要突擊方向,華北方麵軍隻需要守住各個隘口,依靠山區地形層層阻擊。使其陷入沒完沒了的山地爭奪戰之中,就足可以將他們的補給線給拖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