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1 / 2)

隻是對於岡村寧次的判斷,那邊自列席會議後便一言未發的支那派遣軍參謀長後宮淳中將,卻突然很不以為然的開口道:“岡村君,我知道閣下在南昌會戰之中,曾經集中大量的戰車部隊與炮兵部隊,給予重慶軍以沉重的打擊。一舉打垮了重慶軍的幾十個師,並在短時間之內拿下了戰略重鎮南昌。”

“那一次會戰可謂是極其精彩,也是岡村君在十一軍司令官任上打的最漂亮的一仗。但也暴露出戰車的固有缺點。不過戰車的缺點與否,並不是我們今天應該討論的話題。在這裏我想提醒閣下的是,以往的情況與今日是決然不同的。”

“帝國陸軍不是孱弱的支那政府軍,無論是勇武精神,還是武器裝備,都不是貧弱的支那政府軍可以相比的。即便他們集中大量的坦克,也是很難在短時間之內,突破我目前有堅固的野戰工事可作為依托的二十六師團陣地的。”

“對於他們來說隻要短時間之內無法取得進展,那麼他們所謂的西進集群,將會麵臨帝國從三個方向發起的全線反擊。一旦陷入這個態勢,對於他們來說將會遭遇到最具備毀滅性的打擊。”

“而且集中大量坦克集群進行長途奔襲的所需極大油料等後勤保障,他們有那個能力承擔嗎?從察東地區的阿巴嘎、蘇尼特諸旗,到綏東的歸綏、包頭,這條路線上不僅有崇山峻嶺,距離也相對要遠的多。

“岡村君難道忘記了在南昌會戰之中,戰車部隊油料消耗過大,遠遠的超過預計數量。使得十一軍戰車部隊因為缺乏油料整整等待了兩天的時間,導致重慶軍固守南昌的主力,從帝國陸軍眼皮子底下溜走的事件嗎?有著雄厚國力可以支撐的帝國尚且如此,更何況資源遠不如帝國的他們?”

“在其東部的滿洲戰線,還要麵對滿洲境內依舊強大關東軍的情況之下,他們能夠抽調出來西進兵力並不會太多。正如安達中將說的那樣,如果他們抽調大量的兵力西進或是南下,那麼在他們正麵的關東軍,絕對不會坐視他們自由行動,而沒有任何動作的。”

“無論他們的目標選擇哪個方向,但是有一點我們要記住,那就是北滿才是他們的根基所在。兔子跑的再遠,也不會離開自己的窩距離太遠,因為他們要顧及到自己的窩會不會安全。西進無論是取得什麼樣的利益,但是卻是距離他們的老巢太過於遙遠了。如果出動兵力過多,而關東軍趁機北上,他們將無法對他們的老巢實施任何的救援。”

“而且從察東向綏東地區實施大範圍的坦克穿插作戰,可不是他們從南興安經外蒙古迂回通遼。這一路上的地形,不僅僅有草原、荒漠,還有橫亙在察哈爾、綏遠的陰山山脈。他們的坦克迂回作戰,在這種地形上是很難施展的開。這一點,我想他們是很清楚的。”

“既然是同樣需要在山區的地形作戰,與其西進承擔難以負荷的沉重後勤壓力,那麼還不如直接南下作戰。從張家口、承德一線,越過大馬群山、燕山山脈,直插我平津地區。這樣,對他們的後勤壓力還要小一些。”

“而且搶占赤峰、承德一線,打通錦承、葉赤鐵路,也可以減輕他們運輸上的壓力。從承德有鐵路線可以直通古北口一線,那麼他們的後勤運輸轉由鐵路承擔,可以極大的增強他們的運力。”

“最關鍵的是如果他們選擇從察南方向突擊,可以與滿洲戰場相互配合。不論是我們還是關東軍發起反擊,他們兩個戰略方向之間都可以相互策應。而如果他們選擇西進,那麼將徹底的失去這種策應的能力。”

“他們不是白癡,這幾點不會看不出來。就算他們在戰役之中抽調出一部分的兵力,從察南發起進攻,以吸引華北方麵軍無法增援蒙疆駐屯軍,那麼這個方向他們能抽調出多少兵力?多方麵用兵的情況之下,他們的總兵力能夠滿足這個需要嗎?”

“戰場上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最關鍵部位的敵人,這是每一個高級指揮官都應該清楚的事情。將兵力搞的過於分散,在每一個方向都無法集中優勢兵力,那麼隻能是顧此失彼。帝國在支那戰場上麵對著薄弱的支那政府軍時候,即便帝國陸軍的戰鬥力遠勝支那軍隊,但也從來沒有過將兵力搞的四處出擊的情況。”

“同時從關東軍轉來的情報上來看,他們在西滿的坦克部隊,前一段時間已經從通遼、開魯一線調回北滿進行休整。所以岡村君,我認為你的這個判斷是有些過於杞人憂天了。如果他們選擇南進,我想應該還是以平津地區為主。”

“這個方向不單單是可以與滿洲正麵戰場相互配合,而且隻要他們越過古北口,就相當於進入華北大平原。也就是說隻要他們拿下古北口一線,他們所謂的坦克集群,出密雲、平穀山地,就可以直接進入最適合發揮他們作戰特點的華北平原,並切斷平津兩地的鐵路聯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