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2 / 2)

說罷,岡村寧次大將走到會議室牆壁上,為了這次會議特地準備的大幅作戰地圖前道:“你們所有判斷的基礎,是建立在他們目標是平津和察南一線,或是針對南滿為基礎的。但是對於一支從不能以常理來判斷的軍隊來說,我認為諸位的這些判斷是有些過於想當然了。”

“我想問問諸位,如果他們的目標不是平津或是南滿,你們認為他們還有什麼方向可以作為主攻方向?對於一支崇尚進攻,但進攻方向的選擇上,又好劍走偏鋒的軍隊來說,往往最容易取得突破或是獲取最大戰果的地方,卻並非是他們的選擇。”

“在這裏我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從他們曆次作戰的整個部署和經曆來看,我的判斷正好與諸君相反。我認為他們下一步的主攻目標並不是察南與南滿,在這兩個方向他們最多是虛張聲勢或者是牽製性的進攻。我認為他們的真正目標,應該是察西、晉北和綏東。”

“別忘了,他們如果打通與支那內地的聯係,不單單是隻能依靠進攻平津地區才能夠實現。西進拿下察西、綏東,打通與晉北之間的聯係一樣可以做到。而且那裏距離他們的中央所在地,所謂的陝甘寧邊區更近。”

“他們如果打通這條路線,進抵距離陝甘寧邊區更近的晉北、綏東,不僅僅能起到軍事作用,為其下一步的發展,吸納支那內地人口去滿洲定居打開一條通道。還有一點你們從來都沒有想過,那就是其中的巨大政治作用。”

“一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擺在那裏,對於支那國內目前的複雜的政治形勢,可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至少重慶方麵想要在陝北上演他們在皖南搞出的那一手,恐怕要三思而後行了。”

“同時相對於察南、冀北地區的複雜地形,帝國在那裏所部署的防禦兵力以及周邊的隨時可以增援的兵力。整個蒙疆駐屯軍的兵力是我華北方麵軍的所有作戰集團之中,兵力最少的一個。”

“即便是第四騎兵旅團歸還蒙疆軍的建製,但是蒙疆軍的總兵力依舊是華北方麵軍幾個戰略集團之中最薄弱的。而且他們手中有著大量的坦克,相比察南和冀北的山地,綏東和察北的草原地形,更適合坦克兵團的作戰。”

“如果他們選擇這個方向發起攻擊,很有可能會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利用坦克的快速突進速度,突破二十六師團的防禦之後一路向西。一旦他們搶在晉北我增援兵力抵達之前,搶占察哈爾右翼諸旗,可在短時間之內將我蒙疆駐屯軍截成兩截。”

“同時在一部兵力向多倫、承德、張家口等外長城一線發起攻擊,占領大馬群山、燕山山脈各個山口,牽製並阻擊我察南駐軍無法增援。在晉北方向,隻要他們搶占了豐鎮以及長城幾個關口一線,就可以將我增援兵力堵在長城以內。”

“諸君都是步兵戰或是炮兵戰的專家,但是擅長指揮坦克集群作戰的人幾乎沒有。在這裏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諸君,如果他們集中手中目前具有的幾百輛坦克,從渾善達克沙地以東方向全力向西突擊。在抵達烏蘭察布一線兵分兩路,分別直插歸綏、豐鎮,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按照蘇德戰場上德軍取得的經驗來看,他們這一手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集中坦克集群,利用其機動、火力、防護力上的優勢,全力突破我軍阻擊全力向西。同時集中一部兵力,對我阻擊部隊實施圍攻,以保障突擊集群身後。這種戰術德國人在蘇德戰場上用戰果,已經證明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剛剛結束不久的關東軍與之進行的會戰之中,抗聯已經就此種戰術進行過實戰。從他們與關東軍交手的結果來看,結局似乎對他們很有利。作為帝國陸軍大將,我不能不說他們集中坦克,利用其快速機動性,從關東軍整個防禦地帶最薄弱的環節,進行的長途奔襲穿插那一戰打的很漂亮。”

“利用關東軍主力已經被其中線和東線發起的攻勢,吸引過去的機會。集中大量的坦克、騎兵集群,快速在關東軍的軟肋上打出了一記漂亮的左勾拳。對整個西滿戰局快速的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盡管他們的這次突破,是利用了外蒙古的特殊情況。但是他們使用的這種戰術,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提防他們在下次可能發起的攻擊之中,給我們有模有樣的再來一次。關東軍在西滿戰局中的失敗,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到底是日軍之中第一個集中坦克打突破戰的人。這位在南昌會戰之中,集中大量的炮火和坦克,實施火力掩護下的坦克快速突破,並取得了相當成功的岡村寧次大將。僅僅依靠目前並不多的情報,以及前次會戰抗聯使用的兵力特點,便準確的判斷出抗聯下一步可能的主攻方向,以及可能采取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