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1 / 2)

看著地圖上詳細標出的各種作戰態勢,以及預定在西線發起攻勢所使用的兵力。陳翰章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沉思良久之後道:“一號,蒙疆駐屯軍到是無所謂。此戰最大的變數,應該還是京津一帶以及晉北的日軍可能會增援的力量。”

“日軍各部一向都是在戰略上配合緊密,從來都沒有過見死不救。如果我們發起對蒙疆駐屯軍的攻勢,駐紮平津一線的日軍各部以及山西的第一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最大的困難不是蒙疆駐屯軍。”

“在地勢平坦的情況之下,別說隻有一個二十六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外加一個騎兵集團的蒙疆軍。就是再多一兩個師團,也很難抵禦住我軍坦克集群的衝擊。這一戰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華北其他方向的日軍,可抽出北上增援的兵力究竟會有多少。”

“一號,平津一線的日軍有兄弟部隊對付,同時可以依托大馬群山、燕山山脈、七老圖山以及努魯兒虎山等一係列山地進行防禦作戰。但是晉北的日軍,卻是我軍西進集群的最大威脅。”

“而且在陰山以北地區,雖為高原地形但是地勢相對平坦,我軍可以發揮我軍機械化快速突擊的威力。但是在陰山以南地區,除了歸綏以西的土默特平原之外。集寧、卓資、豐鎮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中間夾雜著少量的山間平原。”

“這種地形卻反倒是限製了我軍坦克集群的運動,一旦日軍依靠各個山口固守,形成一條整體防線,反倒會使得我軍陷入逐點爭奪的消耗戰之中。而這一線,卻正是我軍與晉北出擊日軍的主要作戰地域。”

“一號,我認為如果想要實現我軍搶占綏東的戰役目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快。搶在晉北日軍尚未反應過來,或是搶在他們大規模出動之前,以主力穿越渾善達克沙地,不要後方強行向卓資、豐鎮一線推進。隻要能搶在晉北日軍出長城之前,搶占豐鎮堵住晉北日軍北上通道,那麼這一戰的主動權就在我們手中了。”

“我建議以一部對二十六師團主力發起強攻,將二十六師團纏住,並將日軍所有的目光吸引到察南地區的同時。再以一部騎兵、機械化集群,利用陰山以南山地之間的不多平原地帶,不顧周邊日軍各部攔截,強行穿插前進搶占商都、豐鎮一線,依靠地形優勢將晉北日軍堵在長城以內。”

“至於包頭和歸綏,我想暫時不出動裝甲集群,而是利用騎兵對道路依靠小,在山區行動方便,對後勤方麵依賴也遠不如裝甲集群的優勢,集中一部騎兵旅橫穿陰山山脈,在戰役進行之中便搶占二地。”

“當然考慮到加強進攻能力,我認為我軍可以抽調一到兩個BT快速坦克營配合他們行動。BT坦克雖然裝甲薄弱,但是機動性很強,對地形的適應能力也很好。雖說在山地之中活動,要受到很大的限製,但是在丘陵地帶的活動範圍還是很大的。”

“我們曾經做過試驗,這種坦克在相對平緩一些的丘陵地帶,甚至可以直接開上山。但這關鍵需要我們有可靠的向導,至少要對茂明安旗橫穿大青山至河套平原之間的山區地形比較了解。”

“那裏的地形,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從地圖上看,整個包頭周邊的大青山區,是整個陰山山脈最險峻的部分。沒有一個可靠的向導,我們很難短時間之內穿越整個大青山的。不過古代遊牧民族的騎兵既然能夠多次越過陰山南下,我想山中肯定會有一些古道的。”

“即便裝甲部隊無法穿越,但是騎兵卻是應該沒有問題。這樣,我們完全可以避實就虛突然南下。一號,如果我們在搶占茂明安、達爾罕兩旗,完全可以集中一部騎兵橫穿陰山快速南下。”

“而南線我軍一旦抵達豐鎮、涼城之間,日軍駐包頭的騎兵集團勢必會收縮回歸綏。以防止被我們將其與蒙疆軍的主力分割,同時也為了保住更加重要的歸綏。因為一旦歸綏有失,那麼他們孤懸包頭將無任何意義不說,還處於孤軍作戰的態勢。除非是日軍高層發了瘋,才會在我軍發起攻擊之後,將這個騎兵集群繼續放在包頭一線。”

“一旦我軍以一部兵力向歸綏發起攻擊,那麼這個騎兵集團隻有三個選擇。一是在歸綏周邊與我軍決戰搶占,但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的對比上來看,這個選擇對日軍來說很不合適。除了日軍指揮官發瘋了,否則他們很難會這麼選擇。”

“第二就是全軍立即撤出歸綏,向大同、豐鎮方向撤退,以便與晉北敵軍靠攏。其實如果日軍騎兵集團這麼選擇,是最符合我軍目前條件的。在野戰之中,給他們在大的能力,也不會是我騎兵坦克集群的對手。”

“如果我們騎兵集群可以橫穿陰山南下,甚至可以對其形成兩麵夾擊的態勢。我們完全可以集中優勢的兵力,在運動之中一口吃掉這個騎兵集群。徹底的掃除包頭與歸綏之間,這股日軍最大的機動兵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