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1 / 2)

不過考慮到圖們江口有日本海軍的封鎖艦艇,以及這條航線距離朝鮮半島過近,日本駐朝鮮北部陸海軍航空兵,主要是清津基地的海軍航空兵可能攔截,都會對整個空襲行動造成很大的威脅。

楊震建議航空兵可以抽調一部分航程比較大的P四零戰鬥機,對轟炸機群進行護航。雖說以P四零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也無法全程護航,但是護送到朝鮮半島北部日本陸海軍航空兵攔截範圍之外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或是整個轟炸機群在航線選擇上,在飛過圖們江口進入日本海之後之後略微向北一些,以避開清津基地的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攔截範圍。而且在轟炸機起飛的時間,完全可以選擇在淩晨或是黃昏時間起飛,利用夜色以避開圖們江口日本海軍艦艇的監視。

盡管那裏隻有幾艘驅逐艦和炮艦,而且這幾艘軍艦上也沒有裝備雷達,但以日本海軍此時的素質來說。這幾艘軍艦無論是作為對空監視艦也好,還是作為防空火力艦艇為好,對轟炸機群的威脅都是很大的。

同時在返航的時候,也可以同樣起飛P四零戰鬥機為返航的轟炸機群護航。這樣雖說麻煩一些,但是有了半程的護航,可以有效保護轟炸機群對付朝鮮半島日本陸海軍航空兵的攔截,以盡可能的降低戰損。

至於轟炸目標的選擇上,航空兵選擇三個目標都被楊震直接給否決了。他在總部那張日本出版的民用地圖東京的位置,重重的畫了一個圈。對於第一次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目標的選擇,楊震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抗聯對日本本土空襲的第一批炸彈,一定要落到日本的首都。

而且楊震對於此次轟炸還特別提出,對東京的轟炸一律不使用普通的高爆炸彈,全部使用凝固汽油彈。其轟炸的核心區域,就選擇在日本的東京帝國大學所在區域。楊震的這個決定,讓航空兵上下很不理解。

東京位於本州島的東海岸的關東平原地區,瀕臨東京灣,周邊被房總半島以及三浦半島猶如兩支臂膀一樣護在懷中。如果抗聯的轟炸機群從日本海方向進入東京防禦圈,需要橫穿過整個九州島。這樣一來無論是進入還是返航,都要經過部署了密集防空火力的地區。

而目前抗聯對承擔本土防禦的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實力,以及所經過區域的日本防空力量部署的情況掌握,基本都是一片空白。進入本州島直飛東京的航線上,究竟有多少日本戰鬥機、高射炮,以及對空觀察哨數量都不清楚。

甚至除了一張日本戰前出版日本本土以及東京地區的民用地圖之外,整個航空兵手中就連一張日本本土的軍用地圖都沒有。東京周邊的地形、地貌,都沒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之下選擇東京作為轟炸目標,無疑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

而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整個日本進行戰爭的大腦所在地。按照目前參戰各國的慣例來看,作為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軍部所在地的東京,周邊對空防禦肯定是異常密集。應該部署了大量的地麵對空監視哨、高炮,以及防空戰鬥機。

眼下抗聯又缺乏足以承擔全程護航的戰鬥機。單憑伊爾四轟炸機單薄的自衛火力,在需要麵對大量地麵炮火以及防空戰鬥機的情況之下,貿然對東京進行空襲損失將會是非常巨大的。

相對於東京來說,選擇北九州作為空襲目標,不單單是因為這裏是日本主要的鋼鐵、軍火生產基地之一。而且將北九州作為空襲目標,所有的航線基本上全部在海上。進出日本本土,可以避免路基航空兵的攔截。

最關鍵的是可以避免大量的地麵對空監視哨,掩蓋自己的行動,盡可能的減少損失。與地麵上還可以使用有線電話進行通信聯絡不同,日本在海上部署的警戒艦艇即便發現了轟炸機群,也隻能使用無線電進行彙報。

抗聯有大功率無線電幹擾飛機,在之前曆次作戰之中已經屢建奇功。如果此次空襲,出動無線電幹擾飛機隨隊行動,對日本部署在西海岸的對空警戒艦艇進行無線電幹擾,那麼完全可以做到部分的保密。即便日軍艦艇返航彙報,但是也足以為抗聯的轟炸機群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最讓航空兵不理解的是,削弱日本的戰爭資源,重工業和軍工產業應該作為首選轟炸的目標。轟炸東京政治上帶來的影響,遠遠的大於軍事上的影響。除了向日本人宣布,他們的本土已經不安全了之外,相對於東京周邊日軍防空火力可能帶來的損失,獲得的好處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其實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除了楊震堅持之外,包括李延平和郭炳勳在內,幾乎抗聯所有高級將領,都不是很支持。在他們看來目前抗聯還極為有限的航空兵,尤其是遠程航空兵,還是應該保留足夠的兵力,應對國內的戰局。

尤其是下一階段會戰,已經迫在眉睫。抽調抗聯目前寶貴的轟炸機,在技術和有生力量,都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之下。浪費寶貴的航空燃油以及炸彈,去冒險轟炸日本本土,無疑是得不償失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