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想要武裝我們,為他們拖住更多的日軍,但更不希望重慶方麵倒想日本人那邊。重慶的那位最高領袖,要是公開投敵,我不相信有這個可能。但是他如果以對日何談為威脅,美國人是不會不考慮的。”
“他們那位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的駐美大使,在美國上層的影響力可是很大的。如果他出麵遊說,那麼對於白宮決策層的影響還是會有一些的。這個人能在三八年出任駐美大使的時候,甚至影響到了日本對駐美大使的更換,那麼他不會不影響到美國對華政策。”
“他們是乘坐火車從莫斯科到哈爾濱的,沿途需要幾天的時間。那麼會不會是這幾天之內,他們國內對於我們的政策,產生了某些紛爭?這才使得他們大幅度的削減了對我們的物資和裝備援助。”
“還有一點你也要注意一下。你不能隻看到將我們武裝起來,符合他們在戰場上的軍事利益。也要看到與我們走的太近,對他們的政治利益有沒有好處。美國人是不會為了支持我們,而拋棄掉對重慶方麵的支持。‘到底薑還是老的辣,老帥的這一席話,突然讓楊震有了一絲的領悟。他之前一萬個原因都考慮到了。卻偏偏沒有想到,美國人會可能為了中國國內眼下的政治形勢,而減少對抗聯的援助。
按照霍普金斯提出來的這個數字,抗聯可以保證對日軍的攻勢和一定的威脅。但是卻又將抗聯的實力,控製在一個度上,使其至少在段時間之內無法對重慶方麵形成軍事威脅。美國方麵的態度轉變,未嚐不是與這方麵的原因有關係。
想了想,楊震轉過頭對老帥道:“老首長,不管美國人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轉變了對我們的態度,但是我們都必須不能有任何放棄的念頭。這件事情我必須要堅持下去,我們絕對不能失去這次機會。”
看著楊震眼中又燃起的熊熊鬥誌,老帥笑了笑道:“這就對了,敢於逆流而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真正那個你嘛。才是我們在熱河第一次見麵時候,那個雖然年輕,但是心中充滿了鬥誌,意誌極其堅定的抗聯總司令嘛。去放心大膽的做吧,隻要我們努力,考慮的再全麵一些,就不會沒有收獲。”
老帥的鼓勵,讓楊震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隻是看著窗外的鬆花江,靜靜的沉思起來。老帥說的沒有,隻要自己考慮的在全麵一些,努力去爭取,並非一點機會都沒有。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
而就在楊震與老帥在會客室內商議的時候,在那位霍普金斯下榻處的會客室內,霍普金斯與皮爾遜的對話,也正在進行之中。老帥判斷美國人改變主意的原因,雖說沒有全部猜中,但是至少也猜中了其中的一部分。
就在霍普金斯抵達莫斯科,與哈裏曼一同參加完畢莫斯科會談,定下了對抗聯物資分配數量之後。卻是在來東北的路上,接到了美國國內的電報。在電報上那位白宮的主人要他在分配給抗聯的裝備和物資數量上,重新慎重的考慮一下重慶方麵的態度和意見,以及美國在中國政治上的利益得失。
要考慮到這支中國軍隊的背景以及特殊性上,將他們的軍事實力控製在一個度上。既要保證他們能在必要的時候,吸引分散日本軍隊對美英方麵的壓力,在戰場上要能起到牽製和支援的作用。但是也絕度不能讓他們影響到中國政治上的穩定,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時候。
白宮在電報上告訴霍普金斯,對抗聯的物資和裝備分配方案,在眼下盡可能的不能超過對重慶方麵的裝備援助標準。原來打算在四一年底提供給抗聯的一百架P四三戰鬥機,三十架B二十五轟炸機,白宮已經全部答應轉讓給重慶方麵。
對於其軍工產業方麵的支持,要使抗聯未來軍工生產能力既要有一定的自我保障能力,但是不能超過重慶方麵現有的軍事工業規模。在重武器的生產方麵,隻能使其維持在一個較低的限度。
同時,白宮要是要求對物資和裝備的分配方案,還是要以英蘇兩國為主,重點向英國傾斜。原定交給抗聯的一批坦克,要轉交給北非的英軍。在軍工原料上,要盡可能的保證抗聯可以維持輕武器的需要,但是在重裝備上,要控製他們的規模。
也正是這個電報,讓霍普金斯改變了原有的分配方案。大筆一揮,將原定的對抗聯物資援助一刀砍掉了一半。將棉花、醫療用品和製作軍裝的布匹比重大幅度的增加,生產和製造武器裝備的物資,則相對應的大幅度降低。
至於重裝備原來除了這批戰鬥機之外,準備從四二年年初開始提供的一批重裝備,也幹脆的取消了。原有的裝備分配方案,被削減了一半還多。第一批重武器的援助,推遲到四二年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