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這才是真正的你(1 / 2)

想了想楊震卻是搖了搖頭:“如果我們不能拖住更多的日軍南下,讓日軍搶在美國人完成全部動員之前,達成其整體的戰略,甚至攻入澳大利亞和夏威夷,那麼對於美國人來說,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如果被日軍攻進印度,對英國人來說,更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在這個時候,他們需要中國人為他們盡可能多的拖住日軍。原來美國人對重慶方麵的求援,一直是不冷不淡的。最多也就是給點貸款,還沒有跟我們大方。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又是提供貸款,又是出售戰鬥機,又是允許重慶在美國訂購子彈補充戰鬥力。”

“對於我們來說,更是從去年開始,便陸續向我們提供了一批戰鬥機、戰術轟炸機、運輸機,以及大批的鋼鐵、機械和燃油。雖說我們還是要花錢的,但是除了機器設備之外,其餘的作戰飛機,近似乎等於白送。美國人的這個做法,已經清晰的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我才堅持認為,美國人不會因為我昨晚與史迪威少將的衝突,而刻意的壓低原本已經製定好的,對我們所需物資和裝備的分配方案。但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卻是我有些想不明白的。”

“更讓我想不明白的是,如果美國人就打算分配給我們這麼一點物資,根本就不值得讓位高權重的這位霍普金斯先生親自跑一趟。更犯不上讓蘇聯人,為了從我們手中多弄出一些物資,搞出這麼多的幺蛾子來。”

“想來想去,我還是認為美國人還是不會就給這麼一點物資。重裝備也許短時間之內,沒有我們的份。或是給我們的會很少,但是軍需物資卻是絕對不應該就這麼一部分。增強我們的實力,現在對他們來說隻有好處,並沒有任何的危害。”

說到這裏,楊震從隨身的挎包裏麵,掏出了厚厚的一遝紙交給挺進軍政委道:“老首長,這是我們原本的方案。如果按照眼下的這個態勢,恐怕談起來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好在這件事情上,咱們不著急,有時間和他們磨。”

接過楊震遞過來的方案,老帥翻開了一下,卻是越看越吃驚:“你這胃口也太大了吧?每個月至少一百架戰鬥機、一百架轟炸機、六十門反坦克炮,還有到四二年底之前,提供一千輛坦克,五百門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徑火炮。”

“還有這麼多的機器設備、醫療衛生用品,單兵水壺、防毒麵具。你們要的這些數目,美國人能答應嗎?就算你們能擴充到一百萬的兵力,但是美國人也一下子不可能給你們這麼多的裝備和物資。”

對於老帥的吃驚,楊震笑著搖頭道:“老首長,這可不單單是為了我們要的。還有關內那麼多的部隊呢?不僅抗聯要完成裝備的現代化,關內部隊也要進行擴編、換裝。以前那種缺槍少彈的情況,絕對不能在發生了。我們不僅有要充足的彈藥,還要有現代化的裝備。”

“還有這些機器設備,都是我們建廠急需的。要是美國人不答應,我們那些已經建設到一半的廠房和正在培訓的超編工人,可就沒有用了。當初我們規劃的時候,就沒有按照一個工廠來規劃。要是那樣,我們隻能勉強維持自己,那裏還有餘力支援關內?”

“在去年建設第一批利用美國機器設備,建設工廠的時候,就是按照一個工廠三套人馬培訓的。同時建設廠房的時候,都全部是同樣的工廠,按照兩到三座基建的。現在這些工廠的廠房,都已經基本建設完畢。這個時候美國人要是不給這些機器,那麼樂子就開大了。”

對於楊震的答案,老帥嘴上沒有說什麼,但心中總感覺他的攤子有點鋪的太大。這麼多的工廠同時開始基建,難怪他嘴裏總念叨資金不足。按照他的這個規劃,就是機器設備暫時不用付錢,但是那些建設工廠的鋼筋水泥,哪一樣不得大筆的投資?

按照他們的這個規劃,要是美國人真的不讓步,那麼大筆的資金可就是完全打水漂了。關鍵的是美國人會同意嗎?他們需要的是中國人為他們盡可能多的拖住日軍,而不是要幫著中國完成工業化。

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乃至軍事上,美國人都不可能答應這個名單。從當前的國內以及戰後中國可能麵臨著政治形勢來看,美國人都沒有理由來滿足楊震的這個胃口。原因很簡單,幫著中共完成工業化,建立現在的軍事工業,恐怕並不符合美國人的長遠利益。

猶豫了一下,老帥還是道:“楊震同誌,你是不是從國內的政治格局分析一下?他們是不是擔心我們在獲得了大量的美製武器裝備之後,不對日作戰,而是保存實力等待與某些方麵奪取政權?要知道重慶對我們遊而不及的宣傳,對於我們爭取美國援助很不利。”

“我們不是執政黨,我們的軍隊在國民政府的編製表上,隻有那麼幾萬人。如果重慶當麵提出這方麵的態度和意見,美國人還是要考慮的。畢竟至少在表麵上,重慶的實力遠比我們強大,美國人是不會不考慮重慶方麵態度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