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2 / 2)

“我們這個時候去抗議,不會有任何的用處,蘇聯人恐怕是不會給我們任何交待的。至於追究泄密者責任一事,他們更不會去做的。王光宇在外蒙的事情,他們既然已經答應不再追究,我看這件事情還是采取冷處理為好。”

李延平的話音落下,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挺進軍政委卻是突然開口道:“李延平同誌,我建議你還是去一趟。無論有沒有結果,都是向蘇聯方麵表示我們一種態度。即便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去總比不去好。”

政委的話,楊震點了點頭道:“對,我們這次向蘇聯當麵提出抗議,並不是非要什麼結果。當然以蘇聯人的一貫做法。也不可能會得到什麼答複。但是這件事情,也是表明了我們的一個態度問題。”

楊震與挺進軍政委的老帥都堅持,李延平搖了搖頭也沒有再爭執。盡管明知道去了也隻能會是空手而歸,不會得到任何的答複。但李延平還是按照楊震的要求,去蘇聯領事館找科瓦廖夫抗議去了。

待李延平走後,挺進軍政委坐在沙發與楊震兩個人對視良久才開口道:“你覺得讓這位霍普金斯先生,改變主意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是說,你的那些長篇大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去打動這位霍普金斯先生?”

對於這位老帥的疑問,楊震卻是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用看著窗外飄過的落葉,沉默了好大一會,才用有些茫然的語氣道:“老首長,我也不知道我的那些話,他究竟聽進去了多少。我更不知道,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無論是從之前蘇聯人急著簽約的舉動,還是昨晚皮爾遜口中透露出的隻言片語,都說明了事情並不應該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不過短短一夜的時間,事情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這種情況,很不正常。”

自挺進軍進入抗聯以來,還是第一次聽到楊震用如此不確定的語氣說話,老帥的眉頭緊緊的皺著,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是不是你昨晚上對那個史迪威的態度,改變了美國人的決定?”

老帥的猜測,楊震很肯定的搖了搖頭道:“不可能,先不說史迪威有沒有那個影響力。就算是有,美國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找我們的麻煩。至少在他們正式向日本人宣戰,徹底國內完成動員之前,美國人是不會因為一些個人的喜好,去決定一件至關重要問題的。”

“現在太平洋上空的戰爭陰雲,就是傻子都能看出來。而美國受國內民眾的態度影響,不可能在戰爭爆發之前,進行國內總動員。也就是說,除非日本人的炸彈落到腦袋上,美國人是不會主動出兵參戰的。

“因為在沒有找到哪怕是一個婊子立牌坊一樣的借口之前,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民眾,是不會同意美國現在就投入戰爭的。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參加的幾次戰爭。無論是美西戰爭,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裝成一副受害者的樣子,挑起了民眾的情緒之後才最終參戰的。“

“至於引發戰爭情緒的那些所謂事件,有幾個是真實的?恐怕隻有那些美國高級政客心裏才清楚。那些引發戰爭的導火索,不過是美國人為了撈取最大的利益,而找到的借口而已。甚至有些恐怕就是他們自己製造的。”

“在眼下美國國內情緒,還不允許他們主動發起對日作戰,以及其國民經濟和工業體係還未轉入戰爭的情況之下。美國人是需要包括我們在內的中國人,為他們盡可能多的將戰爭爆發時間向後拖延。”

“即便是現在美國和日本正式宣戰,正式投入此次全球大戰。那麼也需要大量時間,來進行國內動員的美國人。也需要中國人來為他們減輕日軍在戰場上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拖住更多的日軍使其無法投入到對美國作戰之中。”

“老首長,美國軍隊現在的數量隻有那麼多,不算海軍,其陸軍實力可以說隻能夠勉強維持國內的防務。如果要想出國參戰,無論是到歐洲戰場還是亞洲戰場,恐怕他們那點軍事實力連打水漂都不夠。”

“盡管美國有著完整的戰爭動員體係,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有著人口數量上的優勢。但是將這些優勢轉化成真正的戰鬥力,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將動員來的新兵,訓練出來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軍官的培養,新兵的訓練,還有武器裝備的製定、補充、生產都需要時間。美國人如果要將兵力擴充至足夠參戰數量,那麼他們要動員的人力和物力,可不是現有基礎上翻一翻這麼簡單。兵力從十幾萬擴充到幾百萬,那是需要時間的。而美國人國內的形勢,又不允許他們現在就開始進行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