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1 / 2)

隻是這些實情,楊震並不會全部都說出來的。談判桌上如戰場,虛虛實實才能迷惑你的對手。要是都說真話,恐怕與戰場上一樣輸都不知道怎麼輸的。他不可能將自己的底牌,沒有任何隱藏的全部一下子就暴露在對手麵前。

不過他也沒有誇張太多,隻不過將某些方麵的危機,略微擴大了那麼一點點。這個一點點雖然有點多,但也不算太過分。畢竟他是要爭取援助,有些事情可以添加一些水分,但是在有一根攪屎棍在的情況之下,水分添加的太多了,反倒是容易適得其反。

而且那些戰損坦克和因為故障原因,短時間無法參戰的坦克,什麼時候能夠修好,誰也不敢保證。那些坦克一天沒有修好,就不能算是完整的裝備,就不能列到部隊裝備實力表上,不能計入作戰建製。所以他這麼說,也勉強算是水分添加的有限。

沒錯,對那位美國的史迪威少將,楊震表麵上沒有說出口,但是在心中一直稱之為攪屎棍。對這個在幾個月之後會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全權負責美國援華物資分配的美國少將,他幾乎比討厭英國人還要厭惡。如果不是需要,他一句話都不願意和這個家夥說。

袁芷若的英文水平很高,至於中文水平更不是那位滿嘴廣東話的英國翻譯可以相比的。她極其準確的,甚至可以說一個字不差的,將楊震這番話完整而清楚的翻譯給了整個英軍代表團。其準確程度就連皮爾遜這個家夥,也在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對著他豎起了大拇指。

隻是聽完楊震這番話之後,除了顯得很沉默的韋維爾上將,以及英緬軍參謀長斯利姆少將之外,在座的所有英軍將領卻都搖了搖頭,顯得很不以為然,甚至有的人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一絲輕蔑的笑聲。很明顯,楊震最後的那段警告他們誰都沒有聽進去。

看著在座英軍一眾高級軍官臉上的表情,在給了擔任翻譯的袁芷若一個讚賞的眼神之後,楊震卻是搖了搖頭。對於這幫西方軍官骨子裏麵對日軍,甚至整個黃種人的看不起,楊震也不想在說什麼。

英國人這種從骨子內散發的對東方軍隊這種輕視觀念,不是一時半會,也不是一件兩件事情能夠改變的。尤其是眼下大英帝國的餘暉還在,他們背後的國力還相當的雄厚,更使得這些英國軍官心高氣傲的緊。

這些英國軍官自認為在歐洲戰場雖然打了敗仗,被德軍趕出了歐洲大陸。但是在麵對亞洲軍隊的時候,他們的大英帝國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英國人的這種相當驕狂的觀點,恐怕不吃幾個大虧,是很難徹底的改變。

自己作為一個“盟友”,該提醒的已經提醒了,該警告的已經警告了,可以說已經盡了作為“盟友”的義務。對於這幫盲目狂妄自大,看不起除了白人之外任何人的英國軍官,還是到了戰場讓日本人的武士刀、大炮、零戰去教訓他們吧。

等真的在戰場上多吃了幾個大虧,被凶悍的日軍揍掉半口牙之後,這幫狂妄自大的英國軍官,不用別人說自己就會改變這種輕敵的觀點。隻是可惜的是,到那個時候即便他們那位護國主克倫威爾重生,恐怕也很難的挽回戰局了。

不過相對於其他並未將楊震最後一番勸說的話,根本就沒有聽進去的英軍將領,韋維爾上將以及現任英緬軍參謀長斯利姆少將,兩個人始終嚴肅的表情卻是讓楊震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頭。

很明顯自己的那番話別人不以為然,但這兩個人卻是聽了進去,而且聽得很是仔細。而且楊震也注意到,之前自己在講訴此次會戰經過的時候,在座的所有英軍將領,也隻有他們兩位聽的是最認真的,地圖也是看的最仔細的。

尤其是那位斯利姆少將,自從楊震開始講解此次會戰經過,就一直在筆記本上不斷的在記錄著什麼。而且楊震發出那番警告之後,這位斯利姆少將的眉頭就沒有鬆開過,眼神也沒有離開那張作戰地圖。相對於其他嘻嘻哈哈小聲議論的英國將領,他卻始終陷入沉思。

看著這位在聽到自己最後那番警告之後,表情異常嚴肅,不知道在想著什麼的老將,以及眉頭擰成一團,陷入沉思的斯利姆少將,楊震的心中不由的一動。心中不斷的問自己這個警告,會不會有些過了?

事實上楊震很清楚,在明年初的東南亞戰場上,美英兩國輸的越慘,丟掉的地方越多,才越符合抗聯的利益。如果英國能頂住日軍的攻勢,守住緬甸甚至是馬來亞和新加坡,那麼對於抗聯來說,才會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楊震的內心,一直認為英國人如果連印度都丟了,才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哪怕會因為最後一條出海通道丟了,可能帶來暫時不利的影響。但也是這樣,美英兩國才更需要中國人,無論是對抗聯還是對重慶方麵,才會放更多的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