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1 / 2)

兩位老帥的表情,楊震自然是看在眼裏,不過他也沒有多解釋什麼。不同的作戰環境,自然對部隊作戰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實際上楊震也知道有些手段有些過了,更知道如果在後世,自己采取的這些手段,就足以讓自己上軍事法庭。

特種部隊不是屠夫工廠,不能超越法律範圍之外。任何的軍事行動,都不能離開法律和道德的底線。這是後世時隊長最常說的一句話,他現在還記得都很清楚。隊長曾經再三告誡他們,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有些手段不是不能用,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度。

但是在眼下東北特殊的環境之下,這手段雖然有些殘忍,但是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現在作戰環境與後世大不相同,所麵對的敵情也與後世完全兩樣。他們一旦作戰失利,麵臨的可不僅僅是外交糾紛或是丟臉的事情。

在很多的時候,采取一些非常規的作戰手段,也是一種必然的選擇。真正的戰爭,是從來不講究仁義道德的。太過於拘泥某些方麵,在這場決定中華民族未來命運的戰爭之中,隻能讓自己更加的被動。

楊震也曾經考慮過長期這樣下去,會對這支部隊的心態產生什麼影響來。等到環境改變了,這些人轉業到地方,如果不能快速的調整心態,會不會培養出一批社會殺手來?在即便是後世,國內心理幹預專業也是空白的情況之下,這種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

戰爭不可能無限期的打下去,總有和平的那一天。長期一線的戰爭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在後世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尤其是對於這些一直戰鬥在最殘酷前線的部隊來說,心理狀態很難隨著大環境的和平而快速轉變的。

楊震在後世看多了那些參加過戰爭的老兵,尤其是那些偵察兵出身的老兵,因為長期戰爭帶來的嚴重心理創傷,酗酒、吸毒、賭博,甚至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而被判刑的。戰爭帶來的長期心理創傷形成的老兵戰爭綜合症,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解釋清楚的。

後世楊震在就曾經配合地方警方,擊斃過一名參與過兩山輪戰,最後卻走上了惡性犯罪道路的老偵察兵。這位老偵察兵在兩山輪戰的時候,曾經多次帶隊深入敵後偵察,獲得過兩次二等功,是真正的戰鬥英雄。

卻因為撤離前線之後,無法擺脫長期一線作戰帶來的心理上創傷。加上家庭破碎、工作下崗等一係列事件,最終走向了極端。而這種老兵戰爭綜合症,在偵察兵等一些執行特殊作戰任務的部隊之中是最普遍的。

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可以緩解一部分的問題。可誰能保證,這些幹部戰士在轉業或是退伍之後,都能有一個穩定、溫暖的家庭?可後世自己部隊的那些老兵,即便是有家的,又有幾個家庭幸福的?

長期離家在外,對家裏幾乎沒有任何的照顧。本就不多的休假,卻經常被打斷。而一旦出任務半年,不通音訊都是少的。那又是一個開放的沒有邊際的時代,有些人隻要有空子可鑽,他可不管你結婚沒有結婚。

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長期忍受著當軍嫂,尤其是像他後世所在長期執行機密任務部隊軍嫂的那種孤獨、辛苦和無助。自己後世所在的部隊,因為特殊原因,結婚政審是最嚴格的,但離婚的比例,當時恐怕為全軍最高的。

即便是開國初年,對軍婚的保護遠比後世要好的多。但年齡、學曆和日常生活上的差距,不是輕易可以彌補的。越是那種冷漠的婚姻,越會加重這種綜合症的發病。楊震記得那位自己親手擊斃的,最後涉槍、涉毒的越戰老兵,最終走向極端的開始就是家庭的破裂。

這些人一旦走向極端,對社會的危害要比一般人或是一般退伍兵要大的多。就是這位老兵,兩支五四手槍,十幾個彈匣將訓練有素的特警打的死傷累累。二十幾個特警,愣是靠不了身。

其戰術動作,依舊相當的精確。特警的狙擊手,根本就找不到機會。而此時距離這個老偵察兵轉業,已經二十多年了。自己後世的大隊長,就是他帶出來的兵。奉命執行這個任務的時候,大隊長是流著淚下令開槍的。

執行任務的楊震,也是流著淚親手擊斃的自己親生父親的這名戰友,後事也是大隊長和楊震披麻戴孝給發送的。即便是兩世為人,楊震也永遠忘不了當時大隊長眼中的淚水,還有那句別讓他遭罪的話。

楊震所在的部隊,每次除外執行任務,尤其是秘密任務回來,都要進行嚴格的心理疏導。正是在後世經曆過這種事情,楊震才有些為自己訓練出來的這些虎狼未來有些擔憂。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心理醫生,也沒有地方去尋找。

而建國後的幾次大的政治風波和極左的政治風氣,也讓他在極少的閑暇時候,為自己這些部下在建國後的生存多少有些擔心。後世不忘,前世之師,有些事情還是要早做一些準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