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1 / 2)

其實日械不管有什麼缺點,但是實際上就是一句話。日本人的武器,是給高強度訓練出來的最精銳部隊使用的。想要熟練使用,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大量訓練。無論是擲彈筒還是歪把子,都是這樣的武器。

而關內部隊卻恰恰的因為條件的製約,缺乏相對應的訓練。可你不能指望一支上了戰場都隻有幾發子彈的部隊,在日常訓練的時候一口氣打出去上千發子彈。精度不錯,恐怕是關內部隊對這支機槍唯一的好評價。

像歪把子機槍如果訓練充足,比如說那些日軍精銳師團手中,還是一支相當不錯的機槍,威力並不捷克造差的太多。訓練上的不足,也缺乏日軍那樣的保養條件,是部隊對日械有些不待見的主要原因。

老帥雖說是司令員,全軍的最高軍事首長。但是對下麵的意見,還是很了解的。盡管認為部隊現在是裝備上去了,胃口也高了,也批評了現在部隊出現的挑肥揀瘦毛病,但下麵的聲音他也不好一點不聽。

隻是部隊現在不愛要日械,波蘭造的七九口徑抗聯肯定又拿不出來。自己又何必去為難人家?楊震說有辦法能搞到,在老帥的心中認為隻不過是一種解釋而已。他們現在到哪裏去找那麼多的七九口徑的武器?

總不能讓人家為了挺進軍的這幾萬人,還單開一條生產線?盡管心中也很期待將部隊的武器裝備口徑統一,但是考慮到現實的問題,老帥對部隊換裝的問題,並不是很熱衷。而且在他看來,武器隻要能殺敵,就是好武器。

能統一口徑,減輕後勤方麵的壓力,就是換裝的最大好處了。至於換裝什麼武器,老帥卻並不是太在意。如果楊震全部給挺進軍換裝成日械,他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武器彈藥充足,部隊在作戰的時候可以更加放開手腳,也更有利於自己指揮。

再說了,就算日械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是畢竟做到了人手一支。部隊不用在為缺乏武器,尤其是彈藥不足而犯愁了。日械有日械的好處,波蘭造的武器有他們的好處,不能因為日械武器的缺點而一概而論。

當年部隊武器不足的時候,不是一樣的打仗?攻堅能力不足,大兵團正規作戰能力不足,陣地戰不足,步炮協同能力差才是部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至於裝備現在夠用就行了,至少不用在攻堅的時候,麵對日軍工事無可奈何了。

所以對於楊震的這個提議,司令員搖了搖頭道:“裝備更換的事情,隻要不是你們那種什麼自動步槍,你決定就可以了。你們那種步槍,我們可養不起。好家夥,趕上一人一挺輕機槍了。”

“等到戰役全部結束,中央如果堅持將挺進軍全部編入抗聯作戰序列,那麼怎麼換裝就是你該考慮的事情了。至於現在,出於對一階段作戰的後勤壓力上的考慮。既然挺進軍已經決定作為輕裝部隊使用,暫時就不要更換與你們相同的裝備了。”

“你們換裝有你們的考慮,但這些武器射速快,彈藥消耗量大,並不適合挺進軍。不管是日械,還是波蘭造的武器,能殺敵就是好武器。隻要能統一口徑,減輕後勤上的壓力就完全可以了。”

“現在最關鍵的是對挺進軍部隊進行整訓,加快部隊戰鬥力的提高,以及各級幹部的指揮能力。至於裝備的事情,還是那句話不要過於求大、求全,要符合我們現在戰略補給能力差的實際情況。”

“這些天看到你們的訓練,說實在的很有感觸。你們部隊一天的訓練量,幾乎等於關內部隊三到五天的訓練量。早上一個鐵打不動的五公裏全副武裝的早操,還有每三到五天一次的緊急集合和那個什麼軍體拳,這些都是關內部隊所沒有的。”

“不過你們這個訓練量,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早上五公裏武裝早操,上午各種戰術、擒拿格鬥、實彈射擊、手榴彈投擲訓練。下午,各種技戰術以及障礙,武器保養訓練。晚飯之後,還有一個五公裏。”

“返回營房後,還有兩個小時的文化課和政治學習。三天一次的武裝越野,五天一次的山地穿越。你們的部隊基本上從睜眼,就訓練的晚上熄燈。這麼大的訓練量,部隊能夠承受的了嗎?”

“如果按照你們的這個訓練強度,恐怕挺進軍的部隊,能支撐下來的沒有幾支。你們部隊的夥食水平是高,可這訓練量也太大了。不過你們的那個軍體拳是誰想出來的,我看很不錯。即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提高部隊肉搏戰能力。”

“至於你們的那個特種作戰偵察旅的訓練,我和政委也看過了。雖然有些過於苛刻,但相當有獨到之處。此次在熱河,我們也了解了一部分他們的作戰特點和能力。你答應給關內部隊培養出一批這樣的部隊的事情,你可別忘了。”

司令員話中的意思,對於抗聯配屬給挺進軍的那個什麼特種作戰部隊很是喜愛,邊上政委卻是依舊有些不以為然。盡管在這兩天參觀了他們的訓練,對於他們展現出來的全新作戰模式,政委也相當的佩服。但是對於他們在熱河作戰期間,在某些方麵展現出來的一些手段,卻是很不滿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