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1 / 2)

但是在眼下蘇聯人與抗聯方麵鬧的這麼僵的情況之下,是不會允許中國人經過蘇聯去英國的。尤其是原本蘇聯人對於抗聯與美英目前表麵上的緊密聯係,就有相當的顧忌,甚至是疑慮的情況之下,派遣人員去英國學習,蘇聯人更加輕易的不會同意。

別看蘇聯人現在有求於美國,但是在他們的眼中,一直在防著抗聯倒向英美。先有科瓦廖夫明裏、暗裏的警告,這次在談判桌上也曾經不止一次的暗中提醒過抗聯,不要與美英走的太近。

楊震總感覺這個時候,蘇聯人的態度如此強硬,除了在某些方麵想要得到好處之外,更有部分原因恐怕就是告訴抗聯。別看美國人現在對你們很重視,但是你們的血管還在蘇聯人的手中掌握著。

要是做的太過分了,蘇聯方麵可以隨時輕鬆的切斷你們得到外來物資的路線。也就是說,隻要蘇聯方麵想的話,可以讓你們什麼也得不到。你們可以與美英走的很近,但是這個近的程度,絕對不能脫離蘇聯人的容忍度。

蘇聯人一直在擔心抗聯會在美英大筆援助的誘惑之下,徹底的倒向美英那邊。尤其是經過去年和今年兩次大戰之後,抗聯依舊沒有能夠改變遠離延安的狀態,實際上一直處在獨立的情況。

幾年的交鋒下來,蘇聯人已經清楚的認識到,楊震比原來的抗聯領導人的確能打仗,但是相對於原來的那些說的算的人,也更難以控製。因為他總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裏。

他更知道蘇聯人要的是什麼,而且對整個世界的形勢了如指掌。遠比那些閉塞在山林裏的前領導人,要了解世界的變化對蘇聯安全的影響。知道蘇聯方麵,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而總能利用這一點,來讓蘇聯順著他的路線走。

當年蘇軍進軍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戰役結束的當天,這個家夥就派人到遠東軍區,希望蘇聯人能提供在波蘭繳獲的波軍裝備。他清楚的知道,蘇聯與日本之間的底線是什麼。成功的利用蘇聯與日本人達成協議的空子,從偉大的蘇維埃手中要到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在波羅的海三國重新回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大家庭之後,這個家夥居然還是厚著臉皮來到蘇聯,要求蘇聯人能夠將繳獲的波羅的海三國武器裝備,移交給他們。這個嗅覺和反應速度快的,讓蘇聯人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在這麼短時間之內知道世界的變化。

蘇聯人始終沒有查明,這個家夥是從哪搞到的這些消息。如果不是遠東軍區司令員阿巴那申克大將力保,以及鐵木辛哥元帥親自找到那位最高統帥。負責與抗聯聯絡的科瓦廖夫險些都遭了池魚之災。

他與抗聯打交道最多,又是做情報的出身,這些事情不是他泄露出去的還能是誰?要知道,日本人的廣播,蘇聯也在隨時監控著。反應慢半拍的日本人將這些消息廣播出去的時候,已經是這個家夥開口半個月之後了。

說實在的,自與楊震開始打交道之後,蘇聯人除了明白眼前的這個年輕的對手,是一個極端難纏的家夥之外,其餘的就一切如在夢裏麵。他們始終搞不明白,在那些刻板,甚至有些教條的中國人之中,究竟是從哪裏冒出這麼一個怪異的家夥。

這個家夥無論是從行事作風,還是從思維觀念來說,與他的那些甚至還有些理想主義者,馬列主義堅定信仰者的同誌大相徑庭。不僅極端的現實,而且還極其狡猾。該軟的時候絕不硬,該硬的時候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生存第一的現實主義者。

當初對於抗聯領導人了如指掌,甚至親自出馬解決了不少不聽話,有徹底自立趨勢抗聯領導人的蘇聯人。也曾經懷疑過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與他的戰友們渾然不同的家夥來路。但經過多方麵的秘密仔細調查之後,卻又沒有發現什麼太多的疑點。

楊震的突然崛起,讓蘇聯人即是歡喜又是頭疼。歡喜的是他在東北的折騰能耐,多次大敗關東軍,大大的減輕了蘇聯人在東部邊境地區的軍事壓力。頭疼的是這個家夥,太過於詭計多端,太難以對付,是他們根本就無法掌握和控製的。

這個家夥居然能在蘇聯人的眼皮子底下,派人繞道關內與延安取得聯係。他居然對蘇聯方麵一直暗中采取的態度,如此的了如指掌。這是一直想著法子切斷抗聯與中央聯係的蘇聯人之前,壓根就沒有想到的。

蘇聯方麵對楊震是又愛又恨,卻無可奈何。愛這個家夥,從根本的態勢上改變了蘇聯可能受到東西夾擊的態勢,解決了東部邊境上的危險。恨的是這個家夥,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夠掌控得了的。而且還得防著他,別在什麼時候吃他的暗虧。

當初蘇聯人也曾經想過幹掉這個不受他們掌握的家夥,但是考慮東部邊境的現狀,以及關東軍帶來的巨大壓力,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先不說能不能得手的問題,就是把這個家夥幹掉之後,可能會帶來的後果,也是蘇聯人不願意承擔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