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1 / 2)

盡管這條鐵路的運力,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施工過程之中,過於搶進度而質量有些問題等一些原因並不是很高。開通的頭一年機車隻能牽引最多不超過十二節不滿載的車廂,真實的運力隻相當於一條小鐵路。

甚至相當一部分的路基,由於沒有經過仔細的勘測而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大部分的橋梁,也是用枕木臨時先搭建出簡易鐵路橋。直到四四年完成徹底整修,所有的鐵路橋梁完全建成之前,因為路基經常出毛病需要維修,而始終處於半開通的狀態。

但是卻大大的減輕了西滿地區物資運輸,給抗聯帶來的壓力。而隨著戰局的發展,這條一直向西延伸的鐵路於四三年底,在集寧與平綏鐵路交彙,成為連接抗聯與陝甘寧邊區的大動脈。在四三年期間轉移從華北地區遷移出來的旱災災民,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吉本貞一更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時在黃汲清教授的製導之下,東北局在安達境內的杏樹崗和肇州高台子,已經完成石油井架的安裝,正在抓緊時間爭取上凍之前完成後續建設。

按照預定計劃,隻要不出什麼意外在明年開春,鐵路專用支線完成之後就要開始鑽探。並已經開始鋪設連接蘭西與安達交界處,現在正在全力興建,已經開始安裝設備的煉油廠之間的輸油管道。

而美國人在四二年提供的大量卡車,以及四二年中在抗聯煉油廠運轉之前提供的大量優質汽油,也使得公路運輸帶來的負擔,一直在抗聯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隻是這些卻不是當初那位自認為算無遺策,認為公路運輸沉重的負擔,將會最終壓垮抗聯的吉本貞一,現在能夠想得到的。

中國人身上的韌性並不比日本人小,隻要他們下定決心想要做好的事情,並不會比日本人差到哪裏去。隻不過之前幾十年無休止的內耗,消耗了中國人太多的精力。一旦中國團結起來,將心思用到該用的地方去,下定決心去做什麼事情,就沒有做不到的。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在終結此次反擊作戰之後應該考慮的事情。至於現在對於吉本貞一來說,他建製至少在西滿戰場所有的反擊作戰必須立即停止。因為西滿戰場,已經到了不撤退不行的地步。

在打下去,除非關東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為林西戰場增加兩個師團的兵力,以及重新奪回通遼一線。否則林西的兩個師團,將會重蹈十四師團和二十三師團的覆轍。但這兩條,任何一條都是眼下的關東軍難以做到的。

與其現在勉強硬著頭皮打下去,結果可能是搭進去更多的師團。還不如立即停下來,全線采取防禦。盡管吉本貞一也認為,這種做法對於關東軍來說實在有些丟人。但他堅持的認為,這是目前關東軍唯一可以采取的辦法。除非梅津美治郎大將,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前麵的兩個問題。

相對於雖說有些一廂情願,但是考慮問題極為詳盡,無論是戰略問題還是戰術問題都考慮到的吉本貞一來說。關東軍中相當一部分的高級軍官,包括他的兩位副手來說,對於他的判斷很不讚同。主張拚死一搏的人,不僅大有人在,甚至還為數不少。

對於眼下的戰局打成了這個局麵,卻是在難堪到了頂點之餘,但還是認同這些行動是抗聯在掩蓋實力已經耗盡,攻勢已經進行不下去的真實情況,希望在拚一把的。這部分人是以關東軍兩位副參謀長,綾部橘樹少將與秦彥三郎少將為主。

除了這二位副參謀長之外,其餘認為關東軍應該繼續打下去的人之中,還包括第一課課長田村義富、第三課課長村中嘉二郎、第四課課長黑川幫輔、第五課課長池田純久。也就是說堅持打下去的,幾乎包括了整個關東軍司令部的高級軍官。

這些人認為,雖說東滿的敵情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敵軍從朝鮮戰場上撤下來的部隊,目前去向不明。雖說敵軍在牡丹江周邊幾個火車站內調集了大量的軍列,但是眼下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表麵,這部分敵軍會被投入到西滿戰場上。

至於在完成對五十一師團作戰之後,在戰場上消失一直沒有露麵的那部分敵軍,不過兩個師的兵力。即便出現在林西或是通遼的戰場上,也不見得能夠改變戰局。林西戰場上隻要能拖住一段時間,為關東軍解決通遼戰場創造一定的戰機,那麼還是有辦法的。

而抗聯即便在增加兩個師,但是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吞掉林西戰場上的這兩個師團,也要看他們有沒有那個好牙口。更何況關東軍在彰武和西阜新一線,還部署有第五師團,隨時可以支援林西戰場。就算不能支援林西戰場,但是也可以牽製通遼一線的敵軍無法西調。

同時通遼身後的十八師團,以及正在梨樹境內準備向西攻擊的一個師團,都完全隨時可以投入到反擊通遼的戰鬥之中。關東軍目前兵力雖說有一定的不足,但是還遠未到完全無法支撐的地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