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著戰場上的這種態勢,除非他打算將部隊拚光,否則隻能智取而不能強攻。在仔細觀察了日軍工事群之後,他采取了煙幕掩護部隊突擊,將配屬給自己的火焰噴射器全部調撥給了兩個尖刀連。
他在對岸敵軍掩護火力相當密集的情況之下,即沒有采取兩個營齊頭並進的攻擊態勢,也沒有以營連為戰鬥建製。而是采取了班排協同攻擊,以點對點的作戰模式。同時以排為攻擊發起建製單位,加強一門無後坐力炮、十二毫米高射機槍各一挺。至於連屬火箭筒和通用機槍,則全部下放到了班。
而對於主攻排,不僅加強了一部火焰噴射器,還配屬了團工兵連的一個班。他將手頭上所有的炸藥,都配備給了直插三個核心工事的三個主攻排。同時將所有的團營連三級所有的迫擊炮,繳獲的一門九二步兵炮集中到一起,加上團屬十四毫米機槍,按照射程的遠近組成三個火力支援群。專門打反擊的日軍集群,以及封鎖日軍交通壕,隔斷日軍前後策應。
他的戰術運用和裝備配置,雖說與陳翰章要求的不一樣。但是在戰場上的運用,可謂表現極其突出,甚至遠遠的超過了他的想象。在步兵的掩護之下,配置給主攻核心工事群幾個尖刀排的工兵采取連續爆破的辦法,在沒有得到身後火炮掩護的情況之下,將日軍整個北岸工事群徹底的摧毀。
戰術運用得當,僅僅經過兩個小時的戰鬥。總兵力不過兩個營的五十三團,超額完成師長王均六個小時之內務必解決通遼北正麵日軍工事群的命令,幹淨利落的殲滅了有著河南岸炮火掩護的日軍兩個中隊,將戰線順利的推進到了西遼河北岸大堤之上。
並掩護直屬炮兵兩個一二二火箭炮連,一個一百毫榴炮營,一個一五五重榴彈炮連,以及十八師屬炮兵團之野炮營兩個連,組成的強大炮群就地展開。作為攻占通遼縣城的主要支援火力,策應主力對通遼縣城的圍攻。
炮兵全部完成展開之後立即開火,對日軍部署在通遼縣城的炮兵戰地進行火力打擊的同時,掩護進抵西遼河岸邊的十八師兩個營一部試圖渡河,對通遼正北的祭古寺、東北門一線發起攻擊。
這場戰鬥的過程,即便是在一向要求相當高的陳翰章看來,也是打的極為精彩的戰鬥。甚至一向輕易不誇人的陳翰章,直接用了經典的戰鬥這五個字相當難得的字來評價。用他的話來說,如果巴彥塔拉這一戰都是這麼打,至少三天以前就突破西遼河一線了。
但是該部的後續攻擊行動,因為日軍搶先下手燒毀和炸沉了西遼河上的所有渡船。五十三團部隊因為缺乏有效渡河工具,多次強渡全部失利。而對通遼縣城西部的西遼河大橋爭奪,也因為日軍頑強抵抗而己方投入的兵力不足而失利。
盡管沒有能拿下城西西遼河大橋,但是五十三團的攻勢,也逼的川並密中將不得不將這座整個通遼境內西遼河上的唯一公路橋炸掉。以防止抗聯在奪取大橋之後,渡過西遼河這道通遼北、西兩麵的天然屏障,對通遼發起三麵圍攻。
盡管唐勇的奪取公路橋的行動失敗,但是逼迫通遼西門的日軍守軍,主動將這座整個通遼境內西遼河上的唯一一座公路橋炸毀,使得通遼與開魯兩部日軍之間的聯係實際上已經變相被切斷了。
在幾次強渡失利與爭奪大橋失利後,負責指揮的五十三團團長唐勇便指揮部隊,不斷采取佯攻戰術,與通遼守敵對峙。一方麵掩護已經展開的炮兵陣地,一方麵牽製通遼城北的日軍不被調往其他方向。
唐勇雖說奪取大橋的行動失利,隻能退回河西鎮。但是在裝甲旅摩托化步兵團受到日軍頑強抵抗,再加上地形相當不利攻勢受阻,遲遲未能穿插到位的情況之下,卻無意之間代替他們完成了對兩地日軍分割的任務。
而相對於隻與五十三團隔河對峙,顯得有些沉悶的北麵戰線,通遼縣城的東部戰線,卻是顯得異常的激烈。在五十四團搶占孔家窩堡之後,通遼日軍在城內炮火的掩護之下,出動大量兵力與五十四團反複爭奪。
孔家窩堡是通遼東部的門戶,越過孔家窩堡一線便是與通遼縣城一裏之隔的小街基一線。而拿下了小街基,通遼縣城也就近在咫尺。通遼城東與北、西兩個方向有西遼河作為天然屏障,以及有一道沙梁作為天然屏障的南部無法相比。
這裏到通遼縣城的地形一馬平川,隻要越過孔家窩堡就可以順勢之下通遼縣城。而且孔家窩堡是通遼縣城東部地帶,環城防禦工事以及永備工事群的核心地帶。如果孔家窩堡一線被抗聯占領,通遼的日軍守軍就隻能依靠城牆作為外圍最後一道防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