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1 / 2)

陳翰章語氣之中,很是有些恨鐵不成鋼:“這些九二步兵炮、三七速射炮和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動炮,打日軍的那些永備工事自然吃力。但是采取直瞄的方式,打日軍側翼的掩護陣地,以及散兵坑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吧?小炮就不是炮了?”

“即便對那些永備工事,如果利用其輕便以及彈道好的優勢,采取大炮上刺刀戰術,用機槍和自動步槍的高射速掩護推進到距離日軍永備工事百餘米的距離,平射其射擊孔,隻要命中一發殺傷概率我想總比機槍要好一些吧。”

“難道我們現在已經財大氣粗的到了對繳獲的裝備就這麼看不上眼了?對繳獲的,對我們作用很大的裝備,就那麼的不屑一顧?我們抗聯什麼時候成了這麼大的地主老財了?用一號的話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副暴發戶的做派。”

“難道他們都忘記了,以前我們是怎麼打仗的?別說一門炮,就算繳獲了一支遼十三式步槍都高興的直蹦。如果那個師的武器,能口徑統一全部是三八步槍,這個師長得樂死。老劉你是七軍出來的,你們七軍活動區域靠近黑龍江邊,條件還好一些。”

“我記得我接手二軍五師的時候,全師四百多人是一路軍兵力最多的一個師。可都是什麼武器?老奉軍留下的蘇聯十月革命時期跑出來白俄交出的水連珠步槍,奉軍進口的子彈都沒有地方找去的意大利造步槍。”

“要是一個班能配備上日本的金鉤步槍,東北軍的捷克造步槍、遼十三步槍,那就是拳頭部隊了。全師上下才兩挺機槍,其中一挺還是沒有子彈的意大利機槍。即便是步槍之中,也有很多沒有子彈。”

“雖然後來隨著繳獲,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全師上下依舊彈藥奇缺、裝備貧弱,別說炮了就是輕機槍都沒有幾挺。現在是什麼都有了,地上的火炮、坦克,天上的飛機,該有的都有了,以前不敢想象的也有了,就感覺到自己是地主、老財了?就拿著繳獲的裝備不當一回事了?”

“我們的幹部,尤其是軍事幹部,都是在最艱苦的時候過來的。無論是關內的十八集團軍,還是我們的老骨幹,都是從缺槍少彈中過來的。怎麼就這麼快的忘了本,對繳獲的武器看不上眼?這絕對不應該。”

長期帶領二軍五師承擔整個一路軍側翼掩護,配合二路軍作戰。一路軍離的遠,二路軍不是人家的建製,其實一直都是在脫離主力獨立遊擊作戰的生活。陳翰章養成了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也養成了從不叫苦的習慣。

因為對於他來說,沒有地方去叫苦。他所屬的一路軍在南滿作戰,與聯係似乎更緊密一些的二路軍又是配屬的關係,又缺乏有效的通訊工具。長期的獨立作戰和周邊的環境,決定了他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隻能獨立去承擔所有的問題。

而軍政一肩挑的他,很多時候連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這種情況之下,使他養成了靈活多變的指揮習慣。尤其是對敵情變化的應變能力,即便是在目前的抗聯之中,也是獨一份的。

陳翰章是很講究在戰場上對敵情的變化,已經形勢發展的應變能力,對戰術運用的靈活性,要求一向都是很高。去年在朝鮮打出的精彩之極的坦克劈入戰,就是在對戰場形勢準確的分析和判斷而打出來的。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被楊震點名調到裝甲兵司令部作為第一任司令員。

其實對於陳翰章的使用,楊震是與王光宇一樣,準備作為集團軍一級合成指揮員培養的,而並不是準備讓他長期隻在一個兵種主官位置上任職。讓他擔任初創時期的裝甲兵司令,除了要發揮他的長項之外,就是要讓他多琢磨和接觸裝甲兵的作戰理論。

而且對於楊震來說,現在的裝甲兵、炮兵、騎兵等司令部,隻是一個組件各軍兵種,並完成訓練和部隊編組的臨時機構。在完成部隊的組建和訓練後,這些兵種司令部都要降級為司令部的二級機構。隻負責部隊的日常訓練,以及裝備的配置和編組,不再負責指揮部隊作戰。

陳翰章被調任裝甲兵司令,隻是參與組建裝甲兵各個部隊,以及整訓作為種子使用的這些部隊,最關鍵的是摸索出一套符合抗聯自身的裝甲兵戰術運用。本身就具備極高的才幹,又在楊震的刻意培養之下,陳翰章的戰術眼光和戰略眼光都有相當的水平。

尤其是其戰術素養相當不錯,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對於新的作戰模式敢於摸索。在朝鮮的那場精彩的戰鬥,不是一般人能夠打出來的。楊震認為由他來組建裝甲兵這一重要兵種,是一個極為恰當的選擇。

這與自帶金手指的楊震不同,陳翰章能取得這些是完全靠著先天的天分,以及後天的努力和拚搏做到的。當然與他多年在抗聯擔任師一級指揮員,獨立領導一支兵力和裝備,為一路軍之冠的部隊,長期進行遊擊作戰所取得的經驗也有相當的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