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1 / 2)

哈爾濱的這些原本就是沙俄精英階層的白俄文化素質很高,很多人擅長幾門外語,大部分人因為生活的經曆,漢語說的很流利。所以教師的選拔,優先麵對的是在哈爾濱的白俄、猶太人和波蘭人。當然考慮到某些因素,招聘的教師以中年以上婦女為主。

經過研究,考慮到目前根據地的急需,東北局先行開設法語係、德語係、英語係、俄語係,重點就是英語係和俄語係。而隨著抗聯準備交換一批德國戰俘為己所用,這所學校的專業還要進行調整,德語專業學生人數還要擴大。

由於哈爾濱的白俄數量很多,再加上失去了國內財產之後,很多白俄都處於生活困境之中。所以招聘教師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一周之內大部分的教師已經到位。再加上關內調來的一些教會學校畢業的大學生,現在這所外國語學校基本上已經萬事俱備了。

現在老師和學生,已經全部到位。按照東北局的要求,即將正式開學授課。而除了已經開始組建的外國語專科學校之外,還有培養財務人員的財政專科學校也已經開始著手組建。如果現在將這些白俄全部遣送回蘇聯,現在這兩所學校隻能全部都停下來。這種情況,楊震是很難接受的。

至於這些白俄回國之後的結果,在楊震看來李延平說的第二種可能性發生的幾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前幾年蘇聯人為了解決白俄對邊境的騷擾,想盡辦法動員了一批在哈爾濱已經拿了蘇聯護照的白俄回國。等這些人回國之後,蘇聯方麵政策一夜之間就變了臉。

當時返回蘇聯的萬餘白俄,不是被處決就是被發配到西伯利亞或是北冰洋沿岸各個勞改營去勞動。有了這個不遠的前車之鑒,恐怕不強行轉交,這些白俄是不會輕易的答應回國的。但是如果強行轉交,美國人那邊會不會出現某些預想不到的麻煩?

其實楊震還不知道的是,在後世蘇聯人在搶占東北,尤其是哈爾濱之後。除了拆除中國東北的工業設備,對關東軍實施繳械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抓捕並處決白俄之中堅定的反蘇分子。

在蘇軍進入東北之後,在大連和哈爾濱處決了大批在中國東北的白俄。凡是為日本人效過力,充當過偽滿軍警、憲兵,以及前沙俄軍隊中擔任過一定級別軍官,主要是少校以上軍官的白俄幾乎被蘇聯人殺光。

蘇軍在占領哈爾濱和大連之後,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夜間用卡車將這些人,成批的拉到哈爾濱郊外的幾處亂墳崗子處決之後就地全部焚化。隻是與眼下蘇聯人提出要求截然相反的是,在流亡到中國之後出生的年輕人,反倒是沒有受過什麼處罰大多數都回國了。

相比後世這些白俄的遭遇,現在蘇聯人提出轉交在哈爾濱的白俄,無論這些人會不會像李延平說的那樣,倒是顯得仁慈一些了。至少現在急需兵員的蘇聯人,不會將他們送到西伯利亞去搬石頭,或是直接讓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上了戰場,對於這些白俄來說還有活下來的機會。如果不上戰場,恐怕這些人才真正的死定了。

不過對於眼下的楊震來說,根據地內的白俄返回蘇聯會麵臨什麼樣的命運,其實他倒不是怎麼關心。倒不是說他這個人過於殘忍,隻是對於這些危害了中國近百年的白俄,楊震本身並沒有什麼好感。

而且正像李延平說的那樣,這批白俄留在根據地,相當一部分人都是一個隱患。無論他們背後的背景是什麼,對於抗聯來說都是一個潛藏著的威脅。將他們送回蘇聯對於根據地來說,也算是減輕了一些麻煩。

在對蘇聯人並不放心的楊震看來,這些白俄固然日本人可以用對蘇滲透。但是蘇聯人未嚐不是一樣不可以用的。李延平剛剛已經說過,在這些白俄的背景之中發現了蘇聯克格勃和格魯烏的影子。

這些白俄之中,固然有為日本人充當打手的,但是需要掌握那些反蘇堅定分子行蹤,以及日本人在東北軍事情報的蘇聯人克格勃和格魯烏的間諜恐怕也不在少數。而如果蘇聯人想要對根據地實施滲透,這些白俄將會是最好的與其等到出現了大問題之後再解決,還不如趁著蘇聯人主動的提起,將他們全部轉交給蘇聯方麵。但是將這些白俄一股腦的都轉交出去,對根據地今後幾年的發展並不是有利的。甚至可以說是在某些方麵,弊大於利。

這些人是要遣返回去,但是不能一概而論。那些掌握了根據地目前急需外語人才,必須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至於其他的人,除了猶太人不能交給蘇聯方麵之外,精通外語、財務的人,也至少暫時不能轉交給他們。

想了想,楊震道:“我看可以部分接受蘇聯人的這個條件,我們可以將根據地內的四十歲以下,十六歲以上所有的白俄中青壯年,全部移交給蘇聯方麵。與他們一比一的對換德軍戰俘之中的工程技術保障人員,裝備維修人員。這樣,也可以加強我們的交換條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