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1 / 2)

這批總數高達一百二十輛的蘇製坦克,是德國人四一年和四二年的哈爾科夫戰役之中繳獲的之後,運到北非轉交給缺乏性能優秀坦克的意大利人。但因為意大利人嚴重缺乏柴油,而壓根就沒有使用,後來又被英軍完整無缺的繳獲了回來。

在還要滿足自身需求以及主要援助蘇聯和英國,交付給抗聯的坦克數量始終不足的前提之下。美國人便將這些英國人在距離蘇聯千裏之外北非繳獲的蘇製坦克,連同在北非戰場上繳獲的德軍火炮,以及坦克全部移交給了抗聯。

楊震提出的使用這批暫時囤積在伊朗的T三四坦克,交換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場繳獲的德製坦克,對於對美英援助的坦克之中,除了M四坦克之外,其餘的坦克性能並不滿意的蘇軍來說這是一個相當誘人的條件。

特別是這種坦克還是蘇聯自己設計和生產的,無論配件和維修,都遠比美英坦克有保障。而且還是蘇軍主力製式的中型坦克,使用這批坦克可以直接移交給作戰部隊使用,連轉換訓練都不用。

為了防止蘇軍在拒絕接受這個條件之後,在運輸途中故伎重演,不經抗聯同意強行直接將這批坦克揣入囊中。在談判的時候楊震直接告訴蘇聯人,他會讓在伊朗的抗聯接收人員,在這些坦克上全部都安裝上高爆炸藥。

如果蘇聯人不同意交換,但是想要在這批坦克在運輸途徑蘇聯的時候暗中下手,他會讓抗聯的接收人員直接將這批坦克全部炸掉。要麼用這些坦克交換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繳獲的二手貨,要麼就是玉石俱焚,大家誰也別想得到。

經過一番勾心鬥角的談判之後,在戰場壓力之下,蘇聯人最終還是同意了這筆交換。蘇將斯大林格勒繳獲的幾百輛德製三號和四號坦克,以及大量的半履帶裝甲車,裝甲偵察車,與大批的一五零和一零五榴彈炮,連同鋼盔一起被從蘇德戰場,全部轉交給抗聯。

斯大林格勒會戰連同周邊的作戰以及蘇軍後續的攻勢,德軍連同仆從國軍隊在內先後投入了數千輛坦克。在戰役結束的時候,僅僅德軍製式三號、四號坦克,連同有一定戰損,但是可以維修的就被繳獲了六七百輛。

在這場在楊震暗中攪合之下,規模遠比原來曆史上的規模要大的多,德軍投入的裝甲集群數量也要大的多,甚至可以說將德軍在東線的裝甲部隊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五十的戰術航空兵都攪進去的。

血腥的,與絞肉機一樣的,給參戰的蘇德雙方造成的傷亡可謂空前,德軍先後損失高達上百萬人的會戰之中,另外還有大量的半履帶車和裝甲偵察車,自行突擊炮和大量的火炮,被蘇軍繳獲。

除了之前投入的第六集團軍的三個裝甲師之外,還有德軍後期投入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主力,第一裝甲集團軍的一個裝甲軍在斯大林格勒被全殲。在斯大林格勒以及周邊地區全軍覆滅的德軍三個裝甲軍外加五個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總計十一個參戰的裝甲師給蘇聯帶來了大量的戰利品。

這批坦克,再加上庫爾斯克戰役之前的蘇軍在各個戰線上的攻勢繳獲的戰利品。到四三年四月份,蘇聯方麵一共提供給了抗聯七百餘輛德製坦克,以及上千輛半履帶車和裝甲偵察車。

在由抗聯自己換上蘇式四十七毫米坦克炮,或是蘇製七十六毫米坦克炮。代替缺乏炮彈,以及威力過小的三號坦克上的五十毫米火炮,以及性能不佳的四號坦克上的七十五毫米短管火炮之後。

抗聯用這批坦克中的三號和四號改造型號,連同四二年初,莫斯科會戰結束後,蘇聯轉交的二百多輛三號坦克,幾十輛四號坦克。以及整個四二年和四三年上半年美英交給的一百五十多輛德製坦克,楊震在四三年中組建了三個全德製坦克的裝甲師,外加五個獨立坦克旅。

但是後期生產的四號坦克上的長身管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卻因為性能優異,而被楊震保留下來。與蘇聯後期交付的同型號坦克,單獨編成了幾個獨立坦克團,用來對付日軍新式坦克。

這些裝備了威力驚人長身管坦克炮的四號坦克,也成了抗戰末期對付日軍新式的一式、三式坦克利器。曾經在一場坦克戰之中,一舉擊毀了日軍上百輛的最新式三式坦克。對於不過是九七式坦克改進的一式坦克來說,更是簡直就是屠殺。

數量最大的三號坦克則與美國坦克,連同四三年下半年開始,蘇軍後續提供的數量更大的德製部分抗聯自己更換坦克炮的四號坦克,以及自己生產和製造的T三四坦克七六型成為抗聯各個裝甲師的標準配備。

如果說從莫斯科會戰結束,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這一段時間之內,蘇聯人轉交更多的是三號坦克。美英轉交的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坦克是二號,四號坦克到四三年底,也不過是三百多輛的話。那麼從四四年初到四五年,轉交過來的則是以四號坦克為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