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早在這次協議達成之前,楊震就已經考慮到自身軍工生產能力,是否能在全力生產其他武器裝備,以及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的情況之下,有沒有能力在短時間之內為抗聯提供大量的這款榴彈炮。所以,他也提前著手做了一些準備。
在知道美蘇注定不會提供給自己太多火炮,而自身生產能力又是相當有限的情況之下,楊震便將目光轉向了美蘇兩國根本沒有用處的德製火炮,主要是一零五和一五零榴彈炮,這兩款德軍師一級的製式火炮。
德製火炮,尤其是一五零榴彈炮的性能雖說比不上美國貨。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更比不上蘇製ML二零式一五二榴彈炮。但是總比抗聯現在使用的法式一五零榴彈炮強,而且更比沒有強。
在莫斯科保衛戰剛一結束,楊震便通過蘇聯遠東軍區,以及在美國人的協調之下,不惜用五萬噸的糧食,六千噸的肉類,以及二十萬發八二迫擊炮彈和一二零迫擊炮彈,十餘萬發無後坐力炮彈為代價。
與蘇聯人交換了其在莫斯科保衛戰,以及之前蘇軍獲勝的羅斯托夫也葉利尼亞兩場戰役之中繳獲的全部德製一五零和一零五榴彈炮,以及幾百輛德製的坦克、半履帶車和裝甲車。甚至連炮塔損壞已經無法維修,但隻要底盤完好的坦克都被他拉回來了。
還包括雖然被擊毀,但是完好的發動機、負重輪、履帶、電瓶等所有的配件,隻要沒有被戰火毀壞的所有配件他都要。甚至被打壞的坦克上的鋼板,他也照要不誤。
德軍的裝甲鋼板製作精良,再加上德國的鋼鐵冶煉技術,可謂是最好的裝甲鋼。楊震用德國裝甲鋼製造的附加裝甲,要比原來用鐵軌鋼製造的防彈性能要好的多。
盡管同樣缺乏這些裝備的蘇聯人,並不想將這些自己繳獲的裝備便宜抗聯。但是無奈在戰場上,這些德軍的三八T坦克、三號、四號坦克,以及德軍標準的半履帶車和裝甲車,總挨自己人的炮彈。而天上的伊爾二強擊機,也是對這些自己的戰友大開殺戒。
別說隻刷上一顆紅星,就是全部刷上特別的識別色,也照樣挨炮彈。在戰場上過於緊張的士兵,誰有時間去管你坦克上的細致標示是什麼,或是刷的什麼樣的識別色。隻要不是自己的坦克,誰管你開坦克的是不是自己人,一樣照打不誤。
被高的驚人誤傷比例,搞的頭疼之極的蘇聯人,最終還是同意接受了抗聯的條件。拿這些戰利品,換取抗聯製造的炮彈、糧食,當然還有肉類和其他反坦克武器,以及通訊設備等物資和裝備。這種交易即便是美國援助的物資大批量抵達之後,也沒有完全的停止。
而在發生四二年上半年蘇聯方麵因為扣押美援抗聯物資,雙方差點沒有公開撕破的事件之後。楊震與蘇聯人達成了一個協議,抗聯可以轉交一部分美國援助的物資,比如裝甲鋼板和製造飛機使用的鋁一類的物資,交給蘇聯方麵使用。並為蘇聯製造部分PPSH衝鋒槍,以及相應的彈藥。
但是作為補償蘇聯方麵要將繳獲的所有德製火炮,無論是自行火炮,還是身管火炮,以及大部分坦克裝甲車輛全部交給抗聯使用。包括繳獲的所有的炮彈、德軍的鋼盔、水壺、防毒麵具等戰鬥物資,也一並轉交給抗聯。
當然考慮到蘇軍麵對著的德軍裝甲集群上的壓力,楊震還是大方的同意蘇聯人將德軍的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突擊炮留下來自己使用。但是蘇軍繳獲的德軍自行榴彈炮,楊震是堅決要的。
而且移交的坦克,楊震隻要二號、三號和四號坦克。至於新式的坦克,蘇聯方麵可以自己留下來使用。但是三號和四號坦克,連同所有的配件在內的所有型號都要交給抗聯。
至於楊震為什麼不要在兩年之後出現的性能更佳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原因很簡單。這兩種坦克之中的虎式坦克過於笨重,結構過於複雜。就連德國人自己都擺不平,上了戰場毛病百出,更何況技術能力與之相比幾乎天差地別的抗聯?
而身為二戰德軍各種坦克之中,綜合性能最好的豹式坦克。雖說性能極其優異,坦克炮的穿甲能力異常突出的同時,防禦性能也遠遠超過德軍除了虎式之外的其餘坦克。但是同樣存在著結構複雜,過於精細的毛病。
這兩種坦克,抗聯很難達到其所需要的保養和維修能力。對於抗聯來說,這兩種坦克幾乎就是負擔,而不是一種裝備。所以楊震很大方的隻要了三號和四號坦克,以及德軍的各種自行火炮、身管火炮。
麵對著楊震不斷變化花樣提出的用來交換的各種條件,是蘇聯人無法拒絕的。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之後,楊震提出使用英國人轉交的一批T三四型坦克作為交換,更是讓蘇聯人難以拒絕楊震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