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2 / 2)

夜間能見度幾乎沒有,除了借助飛行儀表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地標。而對於夜航戰鬥機的要求,又遠不如有著固定航線的轟炸機那麼簡單。培養一個有夜航能力的飛行員,可謂是極其困難。

即便是飛行員文化水平和起點遠遠高於抗聯,曆史也遠比抗聯航空兵長的多的英國皇家空軍與二戰最強的戰術空軍的德國空軍,能駕駛單發輕型戰鬥機,進行夜間空戰的飛行員數量,也遠遠少於白天戰鬥機飛行員。

而且有著健全和獨立的、現代化航空工業,以及完整的雷達防禦係統的英國人,可以隨時隨地的升級自己的雷達係統,並研製現代化的夜航戰鬥機。並有針對性的發展自己的電子對抗技術。

同時國民教育水平遠在中國之上的英國人,可以快速的大批培訓合格的飛行員。其培訓難度,也要遠遠的小於文化水平遠不如英國的抗聯。最起碼不用在進行培訓之前先教那些飛行員,最基礎的數理化。其飛行員挑選的空間,遠遠大於抗聯。

培養一個小學文化,或是文化水平更低的人,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所付出的代價和時間要遠遠高於一個初中畢業的人。一個偽滿國高畢業的學生,三個月可以學完的飛行理論課程,對於文化水平低的人來說,要需要一年或是更多的時間。

如果按照英國人在整個二戰時期損失的空勤人員,總數達到近八萬人的數量來看,眼下根據地內幾乎所有的國中畢業生加在一起,恐怕也隻能勉強達到這個數字。也就是說抗聯培養一批飛行員的時間,夠人家培養三批甚至更多的飛行員了。

二戰中的美英兩國,之所以在慘重的損失之下,依舊能在短時間之內快速的補充戰損人員。除了原本就盛行的民間飛行運動之外,較高的國民文化水平,使得在多兵種擴充兵員,對知識分子需求都極其旺盛的情況之下,挑選飛行員相對較容易也起了相當的作用。

而目前航空工業還處於草創期間,真正形成自己獨立的生產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於獨立設計現代化飛機的能力,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所麵臨的基礎與英國人相比,有著天差地別的抗聯,要走到這一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萬裏長征的第一步,才剛剛的邁開腳步。

盡管也知道無論是航空工業發展還是作戰部隊素質的提升,直至走向成熟,都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的積累和發展。尤其是眼下剛剛興起的夜間空中攔截,更是需要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但現在的楊震,卻多少顯得有些等不及。

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次日軍的計劃即便是失敗,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將抗聯徹底扼殺。尤其是正在興建的各種工廠,幾乎已經成為眼中釘的關東軍,為了削弱抗聯的發展與抵抗能力,會不惜一切代價將抗聯正在建設的工業扼殺在萌芽之中。

地麵上解決不了問題,空中解決也就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白天空襲損失過大,那麼采取夜間轟炸就是首選方案。日本人與德國人是盟友。德國人對英國城市采取的夜間轟炸辦法,尤其是對英國軍事工業重鎮,采取毀滅性的打擊,以摧毀英國抵抗實力的戰術,日本人是絕對不會陌生的。

工業基地與城市,不是野戰機場,更不是野戰部隊,可以隨時移動的。如果日軍不惜一切代價,采取大規模的夜間戰略空襲,摧毀抗聯正在草創的各種工業基礎,就像一兩年之後美英對德國人采取的手段那樣。

那麼按照昨晚的戰況來看,楊震很難不擔心正在興建的各種工業基地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而以日本的國力,隻要鐵了心在完成南方作戰,將海空軍的重型轟炸機群全部調回東北,想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是困難的。

因為對於幾個月後即將打響的太平洋戰爭來說,這場戰爭的主角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是艦載航空兵。至於路基重型轟炸機,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無用武之地。日軍大量生產的九六、一式重轟炸機雖說性能不咋地,但是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日軍在完成南下作戰之後,將這些重轟炸機調到東北作戰,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日本陸海軍之間內部分歧,那是自己內部爭權奪利的事情。但是在對外方麵,他們還是相當一致的。

雖說也時不時來點下克上,但是到底是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而不是那一支軍閥的私人武裝。這支軍隊總體上,還是服從國家命令的。至少在大致的戰略方向以及實際的戰略行動上,配合還是很默契的。

這次作戰,不就是海軍還給陸軍撐腰來了嗎?否則以關東軍航空兵團那點現在有限的實力,可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來發動這麼大規模的作戰。所以對於有些事情的發展,必須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眼光的短淺,隻能付出更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