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2 / 2)

退伍,轉入預備役你想也不要想。開玩笑,將烽火點燃了半個地球的帝國,眼下急需大量的優秀軍官。這個時候,你還想著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已經饑不擇食的陸軍,別說預備役的軍官轉入現役,就是那些已經退役多年的老兵,甚至已經經曆過一次動員的退伍老兵,都被拉了回來,送上了戰場。

甚至就連批命擴充產能,以滿足日軍日益壯大需求的兵工廠中那些軍工生產根本就離不開的技術工人,都無法避免被征兵的命運。更何況那些曾經的帝國軍人,尤其還是深受天皇恩德的帝國軍官。

而此時,日軍還遠沒有達到那個地步。日軍陸軍此時雖然已經開始擴編,但眼下在中國戰場已經打了整整四年,鍛煉出大批軍官的日軍,還不至於到了缺乏基層軍官的地步。所以這個時候的陸軍大佐四十出頭,甚至三十多歲的情況相當的普通。

這位一木清直以四十九歲的高齡,還在擔任大佐聯隊長的例子,到目前為止幾乎還是日本陸軍獨一份。倒是兩年後別說四十多歲的大佐聯隊長,就是四十多歲的少佐大隊長,五十多歲的中佐大隊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根本不足為奇。

不過盡管知道因為年齡和學曆的關係,自己在軍中的道路已經走到頭了,他現在更應該操心的是怎麼計劃一下退役後的生活。但這個家夥,明顯對於自己的軍旅生涯,在距離將軍位置已經一步之遙停止下來很不甘心。

實際上對於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軍官來說,越是職務高,越是在作戰部隊擔任實際職務的軍官,越不用擔心退役後的生活問題。這些人在侵華戰爭的之中,特別是在初期日軍攻城陷地時候,基本上都搶的盤滿缽豐。再加上雖說不算太高,但也能維持生活的退役金,根本就不用考慮退出現役之後的生活問題。

雖說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這位大佐閣下不過是一個少佐大隊長。但是他的部隊作戰地域,幾乎是中國北方最富裕的地方。拜日軍一貫以燒殺劫掠鼓舞士氣的手段,走一路搶一路的作風,這個家夥很是在中國戰場大撈了一筆。

尤其是在一向號稱北中國最富庶的保定一地,這個家夥就親自帶隊洗劫了大筆的財富。隻要被他看中的東西,就沒有他不搶的。對於所有值錢的物品和一切知道的,不知道的貨幣,就沒有他看不上的。

金條他要,大洋他要。英鎊、美元、法郎他要,日元和法幣更是要。甚至連什麼河北票子、晉鈔,他知道和不知道的地方鈔票都要。古董雖說不要,但是並不代表他不能將那些搶來的中國古董,轉手賣給隨軍商人。

甚至為了滿足那些商人對古董的需求,更是為了滿足自己對錢財的熱愛,這個家夥不惜逼著中國老百姓去給他挖掘古墓。以獲取那些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以換取他所需的錢財。在華北作戰期間,隻要一直跟在他身邊的一個隨軍商人相中中國人家裏什麼,他通常會殺光那家的主人,直接搶了來換取錢財。

至於用日軍發行的,等於廢紙一樣的軍票去購買,他一向都認為那是脫褲子放屁,純粹是費二遍事。殺光了那些財物的主人,東西自然歸自己所有。何必浪費紙張,去印刷那些擦屁股都嫌硬的軍票。

反正在他眼中,中國人不過是一群刀子架在脖子上也不敢反抗的綿羊。那些財富自己不去搶,別的軍官也一樣會下手的。早在七七事變之前,就已經調任當時中國派遣軍的一木清直。對那些中國派遣軍高層人士利用遠離本土的機會,借助日軍勢力使用各種手段大發其財的樣子,早就已經有所了解了。

當時野心還沒有這麼大,還不知道自己能升到大佐聯隊長位置。知道自己沒有考上陸軍大學,坐到少佐大隊長的位置,就已經很難得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一紙命令下來就得轉入預備役。更多的想著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多撈上一筆以解決自己後半輩子生活的他,打仗固然也算勇猛。但是在撈錢上,更是利用戰場上的混亂而無所忌諱。

雖說僅僅在戰場上呆了一年,便奉調回國擔任軍事教官。但一番苦心經營,他手中劫掠的財富雖說比不上那些師團長、聯隊長。但相對於更下一級的軍官來說,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與其他在中國戰場上打過仗的大部分軍官一樣。依靠不擇手段搶來的財富,在眼下物價還沒有膨脹起來的日本本土過上好日子,幾乎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說,他這輩子可以肯定是後顧無憂了。

但這位大佐閣下的野心,並不意味著隨著年齡和財富的增長而有任何的減少。反倒是隨著職務的晉升,卻是越發膨脹起來。原本曾經死了心的將軍夢,隨著調任二十八聯隊大佐聯隊長的晉升,又重新燃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