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1 / 2)

對於蘇聯人性格太了解的楊震,想到美國人將援助給抗聯的物資,作為援蘇計劃的一部分,卻又微微搖了搖頭。語氣之中很不樂觀的道:“但在國民政府甚至不會將一發子彈、一支步槍交給我們的可能前提之下,將給與我們的援助,與蘇聯方麵一同進行,對於美國人來說,還是一個繞開國會,避開國民政府的抗議還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隻是眼下連戰連敗,連烏克蘭這樣的重工業基地和農業基地都丟了,損失的裝備成千上萬,動不動一場戰役就丟掉幾千輛坦克,上萬門大炮。對所有物資的渴求,幾乎已經超過重慶的蘇聯人。會任由美國人對我們的援助順利到達我們手中,他們可能不從中克扣甚至占為己有嗎?在我看來,恐怕是很難。”

“按照蘇聯人的性格來說,克扣甚至是明搶美國人給予我們的物資,是一個必然的事情。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反製的手段,那麼我們將會成為一塊任人宰割的魚肉。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甚至是沒完沒了。美國人通過蘇聯方麵,援助給我們的物資,我們能得到其中的十分之二三就已經不錯了。”

聽到楊震的這番話,李延平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道:“那你說我們怎麼辦?我們目前對外通道,都掌握在人家手中。如果他們從中間下手,我們一點反擊的能力都沒有。現在是我們有求於他們,而不是他們有求於我們。也就是說人家搶我們的物資,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對於李延平的擔憂,楊震沉思了很大一會,突然道:“老李,不是一點辦法沒有。有些事情,是需要事在人為的。隻要我們想辦法,我們就有反擊與應對他們的手段。老李,你說蘇聯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坦克和大炮咱們固然沒有辦法補充給他們,但是其他的物資上未必沒有還手的餘地。一些便攜式的反坦克武器,糧食以及肉類,還有他們遠東地區奇缺的煤炭,都是可以成為我們製約他們的一種手段嗎。”

楊震的反問,讓李延平呆了一下後道:“雖說蘇聯人一直在對我們隱藏失敗的真相和損失,在他們那裏蘇聯紅軍一直是所向無敵的,眼下最多遭受一點小挫折而已。日本人的廣播,不過是他們為他們盟友吹噓而已。”

“相對來說,戰場上的德國人的損失是很大的,紅軍的損失都是極小的。但我們通過日本人鼓吹盟友的廣播裏麵,還是收集到了不少的有用消息。雖說不見得都準確,但是我想其中至少有七成是真實的。”

“按照日本人廣播裏麵蘇軍的損失數字來看,蘇聯人現在是什麼都缺。從飛機到大炮,從坦克到反坦克武器。至於輕武器嗎?我看以蘇軍目前的儲備來說,應該還可以維持的。彈藥的使用,也應該勉強可以對付。畢竟這些東西,蘇軍在戰場的儲備量就很大。生產起來,也不像重武器那樣的繁瑣。”

說到這裏,李延平多少感歎了一下道:“我真不知道蘇聯人這仗是怎麼打的。按照日本人的宣傳,打上一個折扣,這損失的數字也實在夠驚人的了。一個星期都不到,德國人就打到了列寧格勒了。”

“戰爭全麵爆發,才幾個月的時間被俘人員已經達到了幾百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地區,基本上丟失於餘燼。在加上戰場上永久損失的人力,估計戰前蘇聯編練的軍隊,恐怕已經丟了三分之二。至於損失的裝備,足夠讓一個國家破產了。”

“一個明斯克戰役,最強大的西方麵軍灰飛煙滅。眼下剛剛結束的斯摩陵斯克戰役,如果德國人的戰報是真的話。僅僅這一戰,蘇軍被俘了將近四十萬人,損失的坦克達到了四千輛,各種火炮近五千門,甚至比絕大部分國家裝備的坦克和大炮還多。”

“而現在正在進行的基輔戰役,整個蘇聯西南方麵軍已經被合圍。按照蘇德戰場上目前合圍戰的慣例,被合圍的這幾十萬蘇軍,恐怕突圍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恐怕被合圍的蘇聯西南方麵軍,能突圍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這仗幾乎是打一仗,敗一仗。按照德國人公布的戰果來看,目前蘇軍戰前生產的那些裝備,恐怕幾乎已經被敗光了。如果這場戰爭還是按照現在的態勢去打,恐怕到年底他們連莫斯科都可能丟了。”

“如果戰爭初期的失敗和混亂,可以用沒有防備來解釋。但眼下的這種局麵,這個借口就是已經無法解釋的了。我真不明白,他們這些戰鬥是怎麼打的。這也就是地域寬廣,人口眾多的蘇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按照蘇軍目前的這個損失早就崩潰了。”

李延平很是不明白,為何在他眼中強大的蘇聯紅軍,會在戰爭打響之後敗的這麼慘。要知道蘇聯紅軍在中國相當一部分人之中,尤其是有著留蘇經曆的人之中,代表著強大兩個字。如果換一個詞形容,那就是戰無不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