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1 / 2)

說到這裏,王子陽看了看隨行步兵乘坐的卡車後繼續道:“除了編製上過於臃腫,帶來指揮上的不便之外,還有一件事情我覺得總部首長也應該考慮一下。我們裝甲旅配屬的步兵團是摩托化的步兵團,使用的都是普通的卡車。”

“這些卡車基本上沒有越野能力,隻能沿著公路行軍。但是在複雜地形下使用,卻隻能還是采取老的辦法徒步跟進。美製卡車的性能雖然優秀,不過還是無法進行越野行駛。配備給步兵使用可以,但配屬給需要隨時隨地與坦克部隊協同作戰的部隊,就無法滿足需要了。”

“即便是在平坦地形上作戰,這些卡車因為沒有任何防護力,也無法直接參戰。而在戰場上坦克在高速行動的時候,徒步步兵很難跟的上。為了照顧步兵的行進速度,坦克甚至要放慢突擊速度,這就失去了坦克防護與機動性的優勢。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坦克很容易成為敵軍反坦克火炮的靶子。”

“一號,日軍反坦克火炮在一定距離之外雖然是無法擊穿我們的坦克裝甲,但並不是完全的無法擊穿。一旦在複雜的地形之下,日軍采取近距離的伏擊戰,專門向我們坦克薄弱處射擊,擊穿甚至擊毀我們的坦克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坦克為了躲避敵軍的反坦克火力,無論是在行軍還是進攻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將速度降的太低。但這樣很容易在攻擊的時候,造成步兵與坦克的脫節。而坦克在攻擊配備了反坦克火力的陣地時候,卻又恰恰離不開步兵的支援。”

“尤其是在麵對日軍這樣即頑強,又不怕死的對手情況之下。缺乏步兵的配合,就算能拿下日軍的陣地,我們的損失也會相當的大。一號,我們之前在林西境內戰鬥中的戰損坦克,幾乎沒有損失在日軍反坦克火力之下的,大多數都是損失在日軍步兵的肉彈攻勢上,以及少量的日軍炮火無差別覆蓋上。”

“引起這種情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步兵無法跟上坦克的衝擊速度。坦克已經衝進日軍的陣地,但步兵卻還在後邊追趕。就像您說的那樣,坦克與步兵並不是誰依賴誰的關係,而是相互協作,誰也離不開誰的關係。”

“如果我們有一種像坦克一樣裝有裝甲,同時又像卡車一樣能運載步兵協同坦克攻擊的裝甲車輛就好了。對了就像您轉給我們德軍在西線對英法作戰時候的那種半履帶車,雖說其裝甲能力隻能抵禦輕武器攻擊和彈片的殺傷,但至少比一點防護能力都沒有的普通卡車要好的多。我們也不用一直為步兵跟上坦克速度而發愁了。”

“一號您在裝甲兵成立大會上曾經說過,沒有步兵掩護的坦克隻能是鐵棺材。但是如果讓步兵團乘坐裝備的普通卡車協同坦克發起攻擊,那就是對步兵的屠殺。甚至一挺歪把子輕機槍,就能將一輛卡車打成馬蜂窩,一發擲彈筒就能擊毀一輛卡車。而一輛卡車被擊毀,我們至少要損失一個步兵班。”

“從眼下我們在戰鬥中還是以日軍步兵為主來看,我們急需一種能夠配合坦克作戰的輕型步兵運載裝甲車。相對於部隊目前使用的蘇製BA係列的裝甲車,我個人感覺其所承擔的作戰任務,完全可以使用BT快速坦克來承擔。”

“相對於裝甲薄弱,越野能力很差的輪式BA係列裝甲車,BT係列坦克無論是在防護力上,還是行進速度上都好於這種裝甲車。所以我個人感覺,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手頭現有的BA裝甲車改裝成帶有一定作戰能力的裝甲運兵車,或是我們在這種裝甲車的基礎上,自己研製一種履帶式的裝甲運兵車?”

“咱們軍工這兩年有了很大的發展,設計、生產了新式高射炮和新式小口徑直瞄火炮等多種新式火炮,還有自動步槍、通用機槍等新式的輕武器。我認為,在現有的蘇製坦克或是日軍九七式坦克地盤上,研製一種裝甲運兵車。或是用BA裝甲車發展一種輪式裝甲運兵車,這個能力我們還是有的。”

對於王子陽的這些建議,楊震聽的很仔細。對於他前麵的想法,雖說這個副旅長沒有明白自己設定的這個編製苦心,但是他能看出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說明他的眼光,還是很廣闊的。沒有僅僅局限在自己和日軍身上。

雖然隻是一個主管裝備維修、保養和後勤的副旅長,但他的思路很開闊,想問題也是很仔細。並沒有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個人想的很長遠,對事情也知道去琢磨。

他說的沒有錯,一個坦克以及裝甲車輛編製在三百多輛的合成裝甲師或是坦克師,的確是除了直屬部隊之外,一般都是編成兩個坦克團或是裝甲團的編製。像抗聯這樣旅隻轄一個坦克團,便裝備了三百輛坦克、裝甲車的確有些規模過於龐大。這在全世界的坦克團之中,恐怕也是編製最大的。

但是當初之所以這麼考慮,固然與坦克、裝甲車的實際數量不足,在主要的突擊方向要盡可能的集中兵力和裝備的思路有一定的關係。不過這個原因隻是其中的一部分,絕對不是全麵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