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誌標的壓力(2 / 2)

而且在穿插路上臨時訓練出來的炮手,基本上是二把刀。那款蘇製野炮倒是無所謂,與部隊裝備的日式野炮,在使用上雖然有差距,但是大致的結構和發射方式,還有性能上都基本上差不太多。炮兵使用他雖說打七百米外的坦克有些吃力,但是五百米的距離卻是絕對通殺。

但是那款蘇軍標準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這種全然陌生的火炮,卻是最多隻能算是略微熟悉而已。在瞄準上隻能采取最簡單的目視瞄準方式,在七百米的距離上其射擊的準確度直線下降。七百米的距離,很難命中不斷運動的日軍坦克。

一個合格的反坦克炮手,不是短時間之內就可以訓練成熟的。雖說楊震一直要求所有的炮兵部隊,除了火箭炮兵之外,所有可以用於直射的火炮,都要進行反坦克訓練。但畢竟這種反坦克火炮的使用方式,與一般的火炮相差比較大。

抗聯目前各種真正的戰防炮,在兩年的苦戰之後因為戰損過大現存在的數量並不多。總數已經下降到了不足三百門。而楊震又不願意仿造這兩種性能實際上已經落後的戰防炮,所以目前抗聯真正戰防炮的數量並不多。

一個上萬人的師平均分配下來,還不足十二門。這個標準,對於一個野戰主力師來說,數量有些過少了。而且這還是老部隊的裝備標準。一些後編成的師,則幹脆隻有六到八門,剩餘的就用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代替。

如果不是此次王光宇摟草打兔子,順路洗劫了蘇軍設在外蒙的裝備倉庫。按照一師這個抗聯頭等主力師,也不過八門波蘭仿造的博福斯三七戰防炮,四門法製四十七毫米戰防炮、六門法製二十五毫米戰防炮的裝備數量來說。

而這還是抗聯之中,戰防炮數量裝備最多,性能最好的一個師。尤其是那四門法製四十七毫米戰防炮,是全軍之前性能最好的戰防炮,也是威力最大的戰防炮。除了總部直屬部隊之外,唯一裝備了這種戰防炮的師級單位。

這種法製戰防炮是在西歐戰事結束後德國人按照之前的協議,給蘇聯人的所謂凝結了西方最新技術的法國最新火炮。隻是蘇聯人在與自己的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做對比之後,感覺性能還不如自己的四十五毫米火炮。便將這十六門,都轉交給了抗聯。在全軍之中,也就這十六門。一師部隊還是因為此次迂回的原因,才配備了四門。

而按照抗聯目前戰防炮的配置標準,這種性能優良,威力還在抗聯原來裝備的四十七毫米戰防炮之上的,也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一種戰防炮,還輪不到十二吐一線不過一個營的兵力配置。

就因為之前配給二十三師團的坦克聯隊,在之前的戰鬥中一直沒有出現。就連王光宇也無法準確的判斷出日軍會將這個擁有近七十輛坦克的聯隊,會究竟出現在什麼位置,才給他這裏配備了一個連。

否則他祁誌標那裏能輪到裝備,這種性能遠在這兩款抗聯目前標準戰防炮之上的蘇製戰防炮?之前戰防炮的數量過於不足,而且性能差距較大。所以這些臨時改行的炮兵教導隊,本身就對戰防炮的使用不熟練。對於這種之前從來沒有使用的蘇製戰防炮,就更加陌生了。

在海拉爾蒙古軍隊手中繳獲的部分蘇製戰防炮,以及隨後從蘇軍那裏接收的那些,當時就轉交給了後方。而且當時搞到的蘇製四十五毫米戰防炮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一共隻有四十八門。因為一師是目前全軍目前裝備戰防炮最多的一個師,所以就沒有給一師補充。

這四十八門戰防炮被總部調到後方,與總部直屬的除了一師之外裝備的這四門之外,剩餘的十二門四十七毫米戰防炮組建了四個獨立反坦克營。而眼下這四個獨立反坦克營,除了一個營配置給杜開山之外,其餘的都在新京以北作戰,一師因為已經是戰防炮配備最多的一個師,所以並沒有配備。

對於一種火炮的性能熟悉並熟練掌握,那能是在行軍過程之中每人打上幾炮就能真正學習到的?一般的山野炮尚且如此,更何況對操作要求更高,射擊精度要求更高,而且是之前完全陌生的一種新式戰防炮?這玩意每一個國家設計的,與其他國家都是完全兩樣。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掌握,幾乎沒有什麼可能。

為了避免無謂的消耗炮彈,以及在日軍重炮火力覆蓋之下的無謂損失,祁誌標才沒有讓這幾門野炮對躲在七百米外的日軍坦克集群進行阻擊。反正他們就在外圍開炮支援,並不投入進攻。

對於祁誌標來說,他眼下最頭疼的是日軍的炮火。不僅步兵陣地被夷為平地,就連炮兵也在日軍火力壓製之下,除了較為輕便,轉移陣地方便的無後坐力炮和六零炮之外。其餘的營屬八二迫擊炮和四十五毫米戰防炮,以及七六野炮根本就無法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