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誌標的壓力(1 / 2)

在祁誌標看來,就算日軍坦克乘員在訓練有素,其平射火力再準確。但是在缺少精確瞄準設備,以及目前日軍坦克火炮威力還相當有限的情況之下,這七百米外的射擊精度最多隻能說是可以而已。而且從目前日軍坦克給自己陣地帶來的損失來看,其能起到的作用也的確如此。

抗聯目前也沒有裝備笨重的老式水冷或是氣冷的重機槍,無論是作為步兵火力中堅的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和通用機槍,還是班用輕機槍又相當的輕便,轉移陣地也迅速。日軍坦克火力帶來的威脅,可謂並不大。

雖說不清楚日軍的坦克為什麼隻躲的遠遠的開炮,而不發起集群衝鋒。但在祁誌標看來,那些日軍坦克遠不如日軍的炮兵有威脅。他手中現在有一個四十五毫米戰防炮連,一個可以改為反坦克炮使用的七十六毫米野炮連,還有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

盡管數量有限,但是部隊除了受過專業而又嚴格的反坦克訓練之外,本身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坦克戰術。祁誌標相信在這種情況之下,對付日軍坦克並沒有任何的問題。而曾經在軍區軍事學院進修過,對日軍裝備的各種坦克有一定了解的他,對於日軍那些坦克也並不是他看重。

在他當麵的日軍那些九七式坦克皮還厚一些之外,其餘的九五式輕型坦克和九四式裝甲車。這兩種所謂的坦克隻要距離適中,不用說本身就有反坦克作用的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就是自己手中的十二點七毫米高平兩用機槍都能將它們打成漏勺。

甚至在日軍坦克出現在他麵前之時,他就已經提前進行了分配。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以及團裏麵加強的一挺雙連裝十四毫米機槍,打日軍的九五式坦克和九四式裝甲車。七十六毫米野炮和四十七毫米戰防炮,專門對付比較皮厚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對於這個分配方案,他還是比較滿意的。日軍的九五式坦克和九四式裝甲車,軍區曾經做過實驗。在平射的狀態之下,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可以在五百米之內打穿九五式坦克。至於九四式裝甲車,在一千米之內對其殺傷力絕對是驚人的。

隻要這兩種日軍的裝甲車輛敢於壓上,自己手中的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完全可以讓其有來無回。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有威力更大,射程也更遠的十四毫米雙聯裝高射機槍?對付這兩種日軍的所謂坦克,都不用使用穿甲彈。用普通的子彈,就完全沒有問題。

在自信的祁誌標看來,隻要日軍不將這六十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同時投入進攻,他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距離遠,老子拿你們沒有辦法。但是放近了打,老子手頭上的裝備足夠讓你們有來無回。而且從整個戰場上的態勢來看,日軍就是想將六十多輛坦克同時投入進攻,也沒有那麼寬的正麵。

十二吐一線是草原地形不假,但是這草原地形也不是一馬平川的。雖說地形起伏不是很大,與林西其他地區以山區為主的地形無法相比。但是留給適合日軍坦克攻擊的正麵寬度,卻是也並不是很寬。

除非日軍想讓他們的坦克擠成一團,排出密集的靶子隊形發起進攻。否則正麵戰場的寬度,一次最多也隻能容納三十輛坦克同時發起攻擊。而對於這些坦克一次突擊可能帶來的結果,他祁誌標壓根就不在乎。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手中的現有裝備足夠一次應付三十輛坦克的同時突擊。

當然作為一名地道的步兵指揮員,祁誌標對坦克戰術的了解和掌握,還是不夠全麵,而且有相當的局限性的。如果他知道坦克同樣可以采取波浪式的進攻,其短促停止射擊的威力,比一般的火炮還要精準的話,不知道他還會不會這麼掉以輕心。

其實以祁誌標手中的這四門蘇製一九二七年式七十六毫米野炮七千七百米的最大射程,一千米距離之內,二十三毫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的威力。即便是平射摧毀躲在七百米之外放冷炮的日軍九七式坦克,也不成任何的問題。

更何況是那些皮薄,最大裝甲厚度隻有十二毫米的九五式輕型坦克?即便不使用製式的穿甲彈,隻使用普通高爆殺傷榴彈。在七百米的距離上隻要挨上一發,無論是九五式輕型坦克,還是所謂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同樣沒有一輛能夠逃過一劫的。

不僅那四門臨時改行的七十六毫米野炮對付七百米外的日軍坦克沒有問題,就是那四門蘇製M一九三七式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發射穿甲彈時一千米三十毫米的穿甲能力,七百米之外擊毀日軍坦克也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隻不過部隊接觸這種蘇軍兩種標準的製式團屬支援火炮和反坦克火炮,在蘇軍之中相當於日軍步兵聯隊炮中隊的四一式山炮和九二步兵炮的火炮時間不長,在使用上還不是太熟練。尤其是對其性能的熟悉度,還是相當的不夠,還未能全部的掌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