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1 / 2)

至於現在,所謂的特種兵也就是指指化妝偵察。派遣小部隊深入敵軍後方搞搞破壞。就像日軍此次掃蕩的時候,專門為捕捉關內部隊統帥機關而出動的化妝成關內部隊的小股部隊一樣,也可以稱之為特種作戰。但是他們距離真正的特種作戰還遠的很,甚至連皮毛都算不上。眼下這個時代,自己手中的這支特種偵察旅才是真正的特種兵。

所以對於楊震來說,就算在心疼每一個戰士。但在必要的時候,有些事情該做也要做的。守住這個秘密,至少在這場該死的戰爭結束之前,守住這個秘密絕對不能讓日軍學到,這是楊震確定無疑的想法。為自己的特種兵配發這種光榮彈,也就是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

因為一旦這支部隊訓練、裝備,以及在執行任務的特殊性被泄露出去,那麼對於抗聯來說,才是真正的重大損失。以日本的國力和工業化程度,以及日軍真實的作戰實力來說,如果日軍組建了類似的部隊,那麼今後很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自己在後方的大型工廠、各個縱隊、軍區的指揮機關,各個大型後勤倉庫,以及主要的交通幹線,都有可能成為他們襲擊的目標。不僅有可能會給自己後方帶來重大的損失,還勢必要牽製大量的部隊留守後方。

除非自己真的不要那些工廠、交通幹線、以及後勤基地,否則勢必要將大量的部隊留在後方。日軍本身單兵作戰能力就是這個時代最強的,如果在配上最先進的作戰理念,那麼後果可能就是災難性的。

不管別人究竟是怎麼想的,但是對於楊震來說采取一切手段,遏製住消息外泄是必須的。為了保守這支部隊的秘密,甚至在整個抗聯的編製表上都沒有這支部隊的編製。在抗聯的編製表上,這個特種偵察旅隻是每個師的直屬偵察營的第四個連或是某一個分隊而已。就是團營級的幹部,也不知道這個隻在編製表上的部隊究竟是在哪裏,到底存在不存在。

所有的經費和裝備調撥,都是以充實警衛部隊為名義的。而全軍知道這支部隊存在的人,都是師以上的幹部。總部的作戰人員,也隻有情報部門和作戰部門的幾個高級作戰參謀才清楚。

他們的營地,大多都是在遠離城鎮的地方。軍裝上的臂章和標示,全部使用的都是普通作戰部隊的。站崗、放哨時候使用的武器,也都是普通的製式武器。其使用的所有特殊裝備研製,都是軍工部長熊大縝親手抓的,直接對郭邴勳負責。對內都如此,更何況是對外了?

隻不過楊震有些意想不到的是,日軍到底不是善茬子。其各級苦心培養出來的各級軍官,以及大量的二百五級別,胃口比個子大的參謀,雖說戰略上糟糕透頂,但是在戰術上卻是相當的精明。尤其是其善於學習的能力,還是中國人無法相比的。

盡管采取了多種保密手段,但隻要將這支部隊投入到戰場上,就不可避免的會暴露出蛛絲馬跡來。雖說因為在與這支神秘部隊作戰時候因為一個俘虜沒有抓到,與其交手的部隊,幸存者的數量實在不多,而還無法窺其全貌。但是多年的交手下來,也多少看出了一些門道的日軍。在一批參謀的極力鼓吹之下,在四三年初也有模有樣的組建了一批此類部隊。

而且到底是財大氣粗,底氣雄厚,一出手就比楊震大氣的多。其總編製要比楊震從來沒有超過三千人的部隊多的多,整個規模達到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比楊震當初組建這支部隊最初時候,不過二三百人的規模要大的多。

隻不過因為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能抓到一個俘虜,隻通過在戰場上與這支部隊交手學到的一點皮毛而東施效顰,又固執的不願意放棄傳統的日軍,第一次發起對抗聯的特種作戰,就因為自己學藝不精而遭受到了慘敗。

本身就學藝不精,腦袋又死抱著所謂的皇軍優良傳統不放。寧死不願意放棄雖說射速慢,但是射擊精度高、射程遠的單發步槍,以及擲彈筒、九二式重機槍,全旅團上下不分軍官和士兵,每人還配發了一把軍刀作為最後武器的日軍這個混成旅團,實際上就是比普通偵察步兵強了那麼一點點。

在第一次深入到抗聯後方試圖破壞抗聯幾個對日空襲機場,便以慘敗告終。出發時候的十六個小隊近五百人的兵力,加一塊隻回來了二十一個人,連出發時候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預定的襲擊目標,連皮毛都沒有傷及到。

倒不是這些日軍太無能,這些日軍其實也是從各個部隊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本身的軍事素質,還是相當高的。在特別的訓練之下,其徒手格鬥能力和單兵作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這些本身也受過空降和潛水訓練,隻不過強度比抗聯的部隊要差很多。但受製於眼光的限製,在戰術運用和其他方麵,卻是一知半解。基本上還是采取的普通偵察兵的傳統戰術,沒有經過什麼改進。部隊作戰的模式,還是以中隊為基本作戰單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