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1 / 2)

隻是正太線兩側的太行軍區部隊,同蒲線周邊的太嶽軍區部隊,眼下都在進行反掃蕩作戰。麵對日軍這次規模空前的大掃蕩,兩大軍區雖說還不能全軍覆滅,也不至於有如冀中軍區那樣被徹底的逼走。但長期的掃蕩作戰,帶來嚴重損失卻是不可避免。

這兩地畢竟都是山地作戰,不似冀中平原一馬平川,有利於發揮日軍步炮合成,以及機械化裝備的優勢。山地作戰,這是關內部隊的長項。隻是這一戰過後,盡管兩大軍區留守部隊山地作戰優勢明顯,所處地區又是老根據地屬於內線作戰還是有一定優勢。

盡管太行、太嶽兩區有一定的自身優勢,以及占據地形上的優勢,不會重蹈冀中軍區部隊的覆轍。但在優勢日偽軍的圍攻之下,元氣大傷是必不可免的了,進行大規模的鐵路破襲戰恐怕是力不從心。

而且兩大根據地本就地處山區,雖不說地瘠民貧,但也並沒有強到哪裏去。其物產與糧食,遠不如冀中平原豐富。這一次在日軍采取的燒光、殺光、搶光的政策之下,恐怕根據地自身也要大傷元氣。恐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無法支撐關內部隊大兵團作戰的補給。

眼下如果展開鐵路線的破襲戰,唯一的優勢就是同蒲鐵路與正太線西段,相當多的地方都是在山區內通行。在這種地形之下,就算日偽軍警戒的在嚴密,投放的兵力太多,但是其可下手的地方也相當的多。

鐵路在山區運行,尤其還是在山勢相當險峻、崎嶇的太行山區以及山西東南山地運行,必定要修建大量的橋梁與隧道以利通行。在兩大鐵路線上,有著大量的隧道與橋梁。尤其是正太鐵路穿越太行山區地段,橋梁與隧道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最長的一條隧道,甚至在六百餘米。

也正是因為此種情況,所以在去年的百團大戰之中,作為山西資源外運的最重要通道正太路一直是重點的破壞對象。隻是雖說在戰役之中受到了重點照顧,被破壞的也不算輕,損失也不小。

但是在戰役結束之後日軍集中了四個鐵道聯隊,在鐵甲車的配合與航空兵的掩護之下,僅僅利用兩個月的時間,便全線修複。甚至正太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損毀最嚴重的井陘車站隻用了三天便大致修複,一周之內除了少數建築物之外全部修複。

沒有辦法關內部隊極度缺乏高爆炸藥,在破壞鐵路的時候,即便有限使用炸藥進行爆破。大多數使用的還是爆炸力不高的黃色炸藥,甚至是黑火藥。對於建築物的破壞力,還是相對有限的。對鐵路的破壞有限,也是日軍能在短時間之內修複被毀鐵路的重要原因。

不過關內部隊當時缺乏高爆炸藥,卻並不代表現在也缺乏高爆炸藥。在調運裝備進關的時候,楊震曾經根據關內部隊作戰特點,專門調運了一批高爆炸藥和電發火的裝置。按照抗聯生產的炸藥威力來說,五十公斤的炸藥,足夠徹底摧毀整個一條百餘米的隧道。

而這些隧道與橋梁對於鐵路交通來說,都屬於咽喉要地。不用多隻要炸掉一兩個,就足夠整個鐵路線癱瘓一段時間了。尤其是隧道隻要炸毀一條,整個鐵路線就長時間無法運行。所以在山西境內以及太行山區,倒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隻是山西境內倒還好說,隻是這個平漢線與正太路東段卻是相當的難辦。冀中軍區主力眼下已經無法在冀中平原立足,撤到了太行以及北嶽的山區休整。短時間之內是已經無力重返冀中平原。對冀中境內的平漢線與正太線太行山以東的線路破襲,是無法做到了。

而留守的那點地方部隊,眼下躲避日偽軍的清剿還來不及,即沒有實力也沒有能力對兩大鐵路線展開破襲。形勢惡化到如此地步,原來建立的那些內線,恐怕眼下都要翻臉了。這年頭千裏送鵝毛的人不多,落井下石的人可是有的是。

目前留守在冀中的少數部隊與地方部隊,麵對日偽軍仍在進行的反複拉網清剿,為了保存實力,隻能隱蔽下來不能進行任何的活動。現在自保尚且不足,那裏還有能力完成作戰任務?日軍在重創了冀中軍區主力之後,可並未收兵回營。

雖說從冀中調集部分兵力,加入對太行、太嶽區掃蕩與清剿。但對冀中清剿的幾個師團主力,依舊部署在平漢線與正太鐵路兩側。而且在冀中各地,也留下大量的部隊駐防。同時,以鐵路為骨架,以公路為鎖鏈,采取囚籠政策,將整個冀中平原分成了大大小小幾千塊。

冀中軍區留下來堅持的部隊,被分割在狹小地域,生存狀況日益艱難,隻能不斷轉移以自保。在這種形勢之下冀中軍區留下來堅持的那點自保都尚且困難的兵力,根本就指望不上也無法指望。

但不切斷平漢線這條日軍在華北控製區的南北大動脈,又會對下一步作戰產生相當致命的影響。日軍可以通過平漢線,將保定、石門,甚至河南境內的日軍,快速的通過平漢、平張、張綏鐵路快速的輸送到任何一個戰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