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1 / 2)

而在中條山會戰主要戰鬥剛剛結束,收尾戰鬥尚未完全平息之際,參加對中條山作戰的日軍各部不待休整便火速東進。於五月一日這天開始,對整個冀中平原展開殘酷的大掃蕩。從日軍提前發起中條山會戰到全軍東調,整個計劃製定的異常周密。

甚至一部分部隊,甚至在保定、石門一下車便投入到對冀中根據地的掃蕩之中。在日軍抵達的同時,未參加中條山會戰的日偽軍在同一時間全部出動。此次日軍從戰役發起,到投入兵力的數量都達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而且利用中條山會戰時期,各方麵無線電通訊頻繁的態勢,有效的避過了關內部隊本就不太強的無線電監聽。從通訊方麵的限製了關內各個部隊獲得情報的來源,使得關內部隊無法從通信方麵獲得有效的情報。

實際上一場大的戰役發起之前,發起攻擊部隊其兵力部署、調整、武器的配備,後勤物資的補充,無論之前在有周密的計劃,但是臨戰之前都會有一定的變化。這麼大的動作,日軍根本就無法做到實施一切無線電緘默,隻要通訊設備足夠,加上細致的判斷,也未嚐不是一點蛛絲馬跡都發現不了。

但關內部隊通訊能力差,不僅電台的數量少,而且尤其缺乏大功率電台。僅有的幾部大功率電台,平日維持與中央的聯係尚且有些不足。哪能什麼事情都不幹,就在那裏監聽日軍無線電通訊?

本身的通訊能力弱,再加上缺乏合格的情報分析判斷參謀,再加上日軍為了隱藏自己真實的戰略意圖,又采取了一定的迷惑措施和無線電佯動,使得在日軍掃蕩發起之前,關內各個根據地此次居然沒有能從日軍頻繁的無線電通訊聯絡之中,掌握到任何有利用價值的信息。

如果換了在齊齊哈爾、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各有一座專門監聽日軍無線電聯絡的監聽站,再加上楊震專門培訓出來的一批情報分析參謀。日軍戰略意圖那怕是隱蔽的再好,也能查出一絲蛛絲馬跡來。

日軍此次掃蕩組織之嚴密,動作之迅速、果斷,都是之前曆次掃蕩所沒有的。並采取了相當的迷惑手段,將華北我軍主力的目光吸引到中條山區。然後按照事先預定的計劃,快速的調動部隊參戰。從這些態勢來看,日軍發起中條山會戰與對冀中平原的大掃蕩的計劃是環環相扣的。

此次冀中軍區反掃蕩作戰,之所以損失如此慘重。除了兵力、裝備與訓練與日軍相差較大之外。日軍在中條山會戰尚未完全結束,不進行任何的休整便迅速的東進。被搞得措手不及,自身幾乎沒有對此次掃蕩做任何的準備。

再加上日軍此次嚴密的封鎖消息,參戰的日軍各個部隊,直到掃蕩開始的頭一天,所有的作戰計劃才向聯隊以下部隊發布。中隊長以下的級別和參加掃蕩的偽軍直到大掃蕩全麵開始,才被告知掃蕩計劃,使得冀中軍區部隊對日軍此次掃蕩基本上一無所知。

日軍采取的嚴密措施,與多種技術手段,成功的將自己真實的戰略意圖隱瞞是一方麵,另外誰也沒有預料到,曾經固守了整整四年,抗擊了日軍十三次圍攻,有著完整防禦陣地。兵力眼下雖說的有些削弱,但依舊有十幾萬大軍的中條山守軍會垮的如此之快。

僅僅一天防線就被全麵撕破,不到六天的時間整體防禦全部崩潰。從四月十五日日軍發起攻擊開始,到戰役大致完成僅僅隻有十餘天的時間,日軍便徹底的擊潰了中條山一戰區十幾萬的大軍。

中條山守軍在短時間之內被擊潰,使得日軍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抽調出大量的兵力快速的東進。在所有人員,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便已經完成部署。等冀中軍區發現形勢有變,還未來得及調整部署,日軍已經出動。

而太行、太嶽兩軍區的留守部隊,也犯了與冀中軍區同樣的錯誤。沒有預料到日軍對冀中平原的特大掃蕩尚沒有結束,南邊的中條山戰場最後拉網清剿尚未完成,甚至不顧黃河南岸一戰區部隊反擊中條山的風險。集中大量的兵力,對根據地發起同樣規模的大掃蕩。

在此次對這華北幾大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掃蕩行動之中,日軍無論是在作戰計劃,還是在行動迅速方麵,遠遠的超過了之前曆次的大掃蕩。先不論其發起戰爭的正義性與否,單就此次行動圓滿的達到了戰役發起的突然性,可以說相當的完美。日軍那位新上任的華北方麵軍司令官,這一手玩的是相當漂亮。

此次日軍對冀中軍區的掃蕩,整個部署來說,可以說的上滴水不漏。作戰任務目標明確,各方麵部隊配合極為得力。而對太行、太嶽地區的掃蕩的日偽軍,雖然出動的時間晚於冀中地區兩個月,但時機選擇的卻是相當的精準。也就是說他們等待的就是被抽調組建挺進軍而在兩大根據地消失的部隊,最終確切的位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