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1 / 2)

盡管日軍當時也許還不清楚,從關內殺出關的這支軍隊的數量與編製,以及武器配備。但是以日軍的情報係統之靈敏,加上挺進軍從冀東出關的時候,因為日偽軍在長城內外的嚴密封鎖線,不可能一槍不發的就悄無聲息的出關。

幾次突破封鎖線的戰鬥下來,日軍還是不難判斷出關部隊的大致規模的。既然預定目標消失的那些部隊去向已經查清楚,那麼對於日軍來說他們趁著這個難得時機,一舉解決山西心腹大患的時機已經來到。

這也就不難理解,日軍為何在對太行、太嶽地區的掃蕩,在挺進軍已經暴露的情況之下才展開。這並不是一次偶然,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華北日軍對太行、太嶽區的清剿,恐怕是早就準備與部署好了,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想到這裏楊震手指頭敲了敲桌麵,沒有立即回答兩位老帥。而是要來了自五一日軍對冀中根據地展開大規模掃蕩開始,到現在挺進軍與關內留守部隊聯係的全部電報,以及關內各部隊自去年年底曆次反掃蕩作戰彙總仔細看了一遍之後,將所有的情況全部從頭到尾徹底的捋順一遍。

看完電報之後,楊震不由的苦笑。自己的判斷,還是準確的。盡管中央以及受命組建兩大戰略區,采取了一切保密的手段。但是以日軍的戰術情報收集能力來看,即便是兩大戰略區在抽調部隊的時候做的再隱蔽,恐怕也不會一點有利用價值的情報也收集不到。

尤其是還在日軍頻繁掃蕩各個根據地的情況之下,以眼下日軍基層軍官的戰術素養來說,與自己作戰的敵軍,在不同時期的軍事素養與戰鬥力的變化,他們還是能體會出來的。如果這點變化再體會不出來,那麼也太小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教育能力了。

日軍其去年年底到現在,多次頻繁的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大掃蕩,即便是在進行中條山會戰的時候,也沒有停下來。華北幾大敵後根據地的實力變化,隻要不是陸軍士官學校培養出來的白癡,就應該能摸的出來。

而眼下的情況卻恰恰是,陸軍士官學校培養出來的這些家夥在某些方麵,的確有些相當的二百五。眼光過於狹窄,尤其是缺乏戰略眼光,使得這些家夥極度的狂妄。但是在本身的戰術素養上,卻是絕對拔尖,可以說是世界第一流的。來這個時代這麼多年,楊震對這一點絕對深有體會。

如果說德軍的參謀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戰參謀,那麼現在日軍下級軍官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下級軍官。受製於亞洲傳統觀念的影響,這些軍事技能精湛,作戰主動意識極強,而且被武士道燒的頭腦發熱的人,頑強意誌也不是一般軍隊能夠比得上的。

而且對艱苦條件與環境,忍耐性也不是一般軍隊可以比擬的。這一點,甚至一向以忍耐性著稱的中國軍隊之中也沒有幾支能夠比的上的。住持對根據地掃蕩的也許是高層軍官,但是實際作戰的是這些中下級軍官。以這些人的戰術味覺,絕對不會對這種變化視而不見的。

而關內部隊在反掃蕩的時候,不可能不出現被俘人員。這些被俘人員沒有高級黨政軍幹部被俘,雖說不清楚編組挺進軍一事。但是將他們嘴裏透露出原部隊,新編成的部隊,以及兄弟部隊的情況等等一些蛛絲馬跡,有經驗的情報人員不可能判斷不出來對手有了相當巨大的變動。

而且雖說十八集團軍部隊組織嚴密,多年經營下來的根據地也相當的嚴密,但畢竟不是鐵板一塊。還是有少數甘為日偽軍做走狗的漢奸、特務,潛伏在根據地。這些人也許數量並不大,但是危害也並不能說小。

雖說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最低層的人員,甚至可以說就是一般的老百姓。因為關內部隊自身控製嚴密,保密措施也相當的得力。根據地內的地方政府,也組織的相當嚴密。他們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太多的情報,也搞不到什麼太重要的情報。

但是最起碼根據地內部的兵力變化,所征集的糧食數量變化多少,以及被服等物資變化的數量,還是能感覺得到的。尤其是新部隊升級的動作並不算小,從這一點上隻要細心一些,還是能察覺出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的。

而且這些人夾雜在老百姓之中,隻要不活動很難被發現。而部隊一旦轉移到他們所在的地方,這些人除了收集情報之外,還會引導日軍對我軍部隊進行偷襲。在很多的情況之下,這些人的危害,甚至不小於日軍在多次反複掃蕩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摸出來兩大戰略區內部的變化。

情報工作並不都是單純的直接刺探對手的具體兵力、裝備,以及部署的實際情況。更不都是潛藏在對方陣營核心,獲取敵軍的最高機密。這些情況,隻是情報收集工作中的一部分。雖然重要,但是並不絕對。

除了直接查明對手真實情況之下,情報收集工作其中還包括通過對敵軍內部變化情況的掌握,通過對一切蛛絲馬跡痕跡的分析來判斷對手部署調整,甚至部隊的調動和部署情況。這也是情報工作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