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1 / 2)

說到這裏,司令員搖了搖頭道:“楊震同誌,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你要考慮到現實的情況。作為最後一批換裝的部隊,留守部隊接手新裝備到現在還不足兩個月。再加上新部隊、新兵過多,以及日軍的頻繁掃蕩,形成戰鬥力非常緩慢。”

“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在日軍頻繁掃蕩的同時,打一場去年一樣的大規模破襲戰相當的困難。尤其是現在還正在進行反掃蕩鬥爭的太行、太嶽軍區,雖然不能說已經遭受到重創,但是至少在眼下,實在已經是無力策應我們的南下作戰。就那麼多的部隊,總不能將根據地丟掉全部拉出來吧。”

“至於冀中軍區,眼下那裏除了少量的主力以及地方武裝之外,大部分的部隊不是已經撤往北嶽、太行之外,就是已經就地堅壁。根本已經無力完成你希望的他們對平漢鐵路發起破襲作戰,摧毀日軍鐵路運輸線,並拖延日軍向蒙疆駐屯軍增援的任務。”

“日軍此次掃蕩出動的兵力,與持續時間和力度都是極為罕見的。可以說的上是自我軍東出黃河挺進敵後以來,遭遇到的曆次日軍掃蕩之中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也是我們遭受損失最大的一次。”

“之所以選擇察南地區作為突破口,我們除了考慮到那裏的戰線是最短的,與關內部隊配合比較容易,而且北嶽區可以承擔一部分糧食補給,減輕抗聯同誌的後勤壓力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就是我軍調頭南下選擇距離日軍核心統治區山西較近的察南作為突破口,也可以吸引牽製一部分的日偽軍,為關內的部隊減輕壓力。”

老帥的話,讓楊震一愣的同時多少有些心涼了半截。他沒有想到日軍本應該於明年發動的五一大掃蕩,居然提前到了今年。而且此次掃蕩出動的兵力,還比自己所熟知的曆史上要多的多,涉及麵也要廣泛的多。

雖然掃蕩重點和主要目標沒有變,但是同樣給華北各個敵後根據地帶來的損失也沒有減少。而且還因為整個戰役的部署,以及兵力配置等原因,給華北各個根據地帶來的損失,甚至還要比自己知道的曆史大的多。

日軍這次大掃蕩還尚未完全結束,甚至在太嶽、太行地區剛剛開始。華北各個敵後根據地中最重要的冀中敵後根據地,就等於已經全部毀滅。自己寄予厚望的冀中軍區部隊,就遭受了空前的損失。

而此時正在進行反掃蕩的太行、太嶽兩大軍區的損失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但從日軍掃蕩的力度和兵力來看,恐怕這損失不會小到哪裏去的。而原本按照中央部署,作為挺進軍後方基地與戰時補給基地的冀東軍區目前情況更糟,甚至已經失去聯係。

一個軍區指揮機關與上級失去聯係意味著什麼?所有人都很清楚。失去聯係,就意味著電台處於關機的狀態。因為要指揮部隊,指揮機關的電台輕易是不能,也不會允許關閉的。冀東軍區電台失去聯係,最大的可能是電台被毀,而最壞的可能就是軍區指揮機關被打掉。

如果是前一個結果,倒還不能算是太大的問題。電台毀了,再想辦法就是了。但是如果真的是後一個可能,那麼後果就相當的嚴重了。軍區指揮機關被打掉,也就意味著冀東軍區形勢已經惡化到了極點。

甚至可以說是全軍覆沒,也不為過。指揮機關都沒有了,下麵的部隊損失就可想而知了。而如果冀東軍區真的情況惡化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那麼挺進軍在熱河的作戰,也就等於失去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支撐點。

雖說眼下挺進軍的所有物資補給,已經改為抗聯來承擔,冀東軍區作為挺進軍後方基地的角色已經淡化。但作為距離挺進軍作戰區域最近的關內部隊,冀東軍區在長城內外的活動,是挺進軍作戰的一個重要配合點。

一旦冀東軍區受到重創,或是被敵人消滅,也就意味著原本製定的北麵的抗聯、中部的挺進軍,南部的冀東軍區三位一體的作戰模式的一環將被打掉。對於整個戰局雖然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畢竟失去一個相當重要的支撐點。

而楊震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麵的損失,還看到了另外一個更深的層次。日軍對冀中平原的大掃蕩,並不讓人意外。冀中平原是華北的主要糧食產地,華北各個抗日根據地所需的糧食、棉花,大多都來自冀中平原。

在十八集團軍之中,冀中平原甚至一度被稱之為華北的烏克蘭。拿蘇聯糧倉烏克蘭作為對比,可見其對整個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性。沒有了冀中平原地區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支持,華北各個根據地,尤其是山區要困難的多。

日軍如果想要徹底的消滅華北各個抗日根據地,無論怎麼部署,冀中平原地區都是他們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肅清對象。而切斷對華北各個根據地糧食、物資的供應,使得華北我軍智能困守在山區,凍死、餓死,則是日軍的最重要的目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