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1 / 2)

而楊震希望拿下察北、綏遠的最關鍵原因,也是最終的目標不僅僅隻是打通,並建立一條與關內相對穩固的聯係,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綏遠重鎮包頭,以及他北麵眼下還叫做茂明安旗的白雲鄂博。

包頭以及他北麵的白雲鄂博地區,擁有著後世最大的稀土礦藏。在後世不僅僅是中國一個現代大的鋼鐵基地,還是最大的稀土礦和稀有有色金屬產地,以及中國最大的特種鋼材的主要原料生產基地。

僅僅一個包頭,除了石油與黃金之外,其餘的礦產品無論是種類,還是儲量遠比目前根據地主要所在地北滿要豐富的多。尤其是急需的特種金屬儲量和開采的容易性,遠不是目前北滿可以相比的。

即便是眼下北滿儲量最大的煤炭,整個包頭地區的儲量也不比鶴崗、雞西、七台河這三個北滿最重要的煤炭產地中任意一個少到哪裏去。而包頭地區更有北滿地區沒有的,也是最重要的礦產資源稀土。

如果說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那麼稀土就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現代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嚴重依賴的特種合金,電子工業零部件,根本擺脫不了對稀土中蘊含的稀有金屬元素的依賴。

後世的中國因為缺少製造槍炮,以及裝甲用鋼的鎳、鉻,便采用包頭地區的稀土研製出稀土鋼來代替鎳鉻合金鋼。雖說性能主要是防鏽與耐磨方麵與正宗的鎳鉻鋼有些差距,但成本卻遠非鎳鉻合金鋼可以相比的。而且這些稀土產品,在電子工業之中更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抗聯生產電子設備所需的一些稀有金屬、製造槍炮使用的特種鋼,基本上是從蘇聯進口,或是通過蘇聯方麵轉口。但這些特殊金屬以及特種鋼價格奇貴,已經成為根據地在財政上最重的負擔。

蘇聯方麵向抗聯出售的鎳鉻合金鋼,一噸最低也要比國際價格普遍高百分之二十左右,甚至最高的時候,超過百分之五十。炮彈和炸彈用鋼,一噸要高出百分之十一。而且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抗聯通過蘇聯進口的通道實際上已經等於切斷。

自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到上個月,三個月總進口量還不足一千噸,驟降至原來的五分之一都還不到。到本月中旬,幹脆則中斷出口。而且蘇聯方麵也通知抗聯,因為蘇聯已經進入全麵戰爭期間,原本已經簽訂的所有物資出口協議,已經無法完成。也就是說抗聯從蘇聯進口物資的,到本月已經完全終止。

而眼下在美國人插手,大規模提供援助之前,抗聯目前隻能使用原有囤積的一些物資。因為在上半年大規模生產部隊急需的高射武器,以及為部隊換裝生產機槍,使得原有的蘇製鎳鉻合金鋼庫存已經基本消耗一空。至於生產電台所必須的貴重金屬,則已經所剩無幾。

盡管利用與美國人交易的機會,也進口的一大批製造武器使用的合金鋼與貴重金屬。但考慮到今後形勢的變化,所有的庫存不能一次性消耗幹淨。所以目前抗聯的裝備生產數量,已經壓到了一個極低的數字。

在此次戰役發起之前,抗聯在北滿的各個軍工廠,實際上除了六零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之外,現在已經停止了生產任何槍炮武器。而將主要的產能,放在各種彈藥的補充上。尤其是各種炮彈,以及航空炸彈的生產上。

原本計劃大規模生產的五十七毫米高炮,在生產了五百門之後,因為缺乏鋼材已經停止生產。而二十三毫米雙聯裝高炮與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的生產速度,也基本上停留在月產量在是十位數上。

雖說眼下主力部隊的裝備編製,利用之前進口的鋼材生產出來的裝備,已經實現滿編,也建立了部分庫存。但是一旦出現需要擴編部隊的情況,高射武器和炮兵武器依舊會出現嚴重的不足情況。特種鋼材與一些必要的稀有金屬的匱乏,已經成為製約抗聯建設自身裝備工業一個最大的約束。

為了解決眼下以及今後軍工發展的一個瓶頸,拿下在後世稱為世界上最大稀土產地的綏北地區的包頭,已經成了抗聯下一步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當然現在拿下,並不是等於現在馬上就要開發。

眼下美國人參戰在即。雖說自己在很多人眼中自己還不是可以代表中國的政府,北滿抗日根據地最多也就是中國諸多地方政府中的一個。而抗聯武裝雖說已經成為國民政府承認的正規軍,但在一般情況之下,沒有人會隻與某一個政府所屬眾多軍隊中的一部分打交道。

不過以美國人的現實性,以及他們為了利益不惜與魔鬼打交道的本性來說。作為眼下對日作戰最重要一環的抗聯,絕對會在美國對外援助法案之中分上一杯羹。因為自己眼下,已經成為對日作戰的重要一環。

隻要對自己有利,美國人可不會管你是不是哪一個國家的政府。你代表的是一個政黨,還是一個政府。雖說美援助的數量不會超過美國對英蘇兩國,但是有總比沒有要強的多。有了美國援助的物資和原料可以暫時應急,自己倒也也不必急於開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