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1 / 2)

在戰鬥之中,雖然日偽軍在山下部署了大量的機槍和擲彈筒掩護攻擊。但他卻沒有動用無後坐力炮實施火力掩護,壓製日偽軍的重機槍和擲彈筒。而是采取了以通用機槍、火箭筒配合自動步槍,迎擊山下仰攻的日偽軍。而無後坐力炮的任務,還是去摧毀那幾門九二步兵炮。

剛一上山,他就感覺到一零五二高地上的那幾門九二步兵炮的威脅。那幾門部署在一六一三高地眼皮子底下的九二步兵炮,雖然威力不大,但是射擊之精確,給主峰三個陣地上的機槍陣地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不盡快的打掉日偽軍這幾門九二式步兵炮,上去多少機槍都沒有用。隻能被他們在近距離射擊,一挺挺的炸毀。而沒有了機槍的火力支持,自己部隊清一色的都是自動步槍,問題倒還不大。但側翼兩個由三團部隊防守的高地,清一色的栓動步槍。沒有了機槍掩護,火力一下子要下降很多。

不打掉這幾門九二步兵炮,機槍上來多少都站不住腳。打掉這幾門九二步兵炮,現在已經成為守住陣地的首要條件。這也是他為何隻動用火箭筒,壓製山下日偽軍的機槍,而沒有使用無後坐力炮的主要原因。

盡管沒有工事掩護,隻能依靠彈坑作為臨時掩體。但按照平日的訓練,進入一線陣地的這個排卻快速的以班,以及戰鬥小組為建製,形成交叉火力,向著山下正在拚命向山上衝鋒的日偽軍開火。

原本這次想趁著山上換防,發起攻擊一舉突破草帽子山一線的日偽軍,立即感覺到兩種部隊在火力與戰術運用上的差別。在進抵距離山上防禦陣地四百米的距離之後,山上劈頭蓋臉打下來的槍林彈雨之遠甚於之前密集度,讓發起攻擊的日偽軍甚至感覺到山上部署的全部都是輕機槍。

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射速這麼快的武器,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連發點射。而且也沒有見到過那支部隊,裝備有這麼多的自動武器。因為他們在戰鬥之中,根本就沒有發現山上有拉槍栓的動作。

而這邊擔任掩護的擲彈筒和機槍剛剛架起來,還沒有來得及發射,那邊尾巴後邊拖著火焰的古怪武器就打了過來。伴隨著一聲聲的爆炸聲,掩護攻擊的輕重機槍和擲彈筒連同他們的射手一起被還原成了零件。

日偽軍的擲彈筒手幾次試圖打掉這幾個對於他們來說,相當致命的鐵管子,卻始終無法壓製住那種外形古怪的武器。這種武器太靈活了,比他們手中一向以靈活見長的擲彈筒還要靈活。基本上是發射一發換一個地方,根本讓你無法瞄準。

但隻要被他們瞄上,卻是根本無法躲避。每次發起攻擊,伴隨掩護攻擊的日偽軍輕重機槍和擲彈筒,損失異常慘重。尤其是重機槍,損失極大。隻要一開火,就幾乎沒有逃過一劫的可能性。

沒有了輕重機槍的掩護,擲彈筒無法發揮作用。再加上兩側高地的火力掩護,讓發起衝鋒的日偽軍,雖然采取了集團攻勢,但卻依舊無功而返。付出慘重代價,卻根本就無法突破一六一三高地的正麵防禦。

至於被重點照顧的一六一三高地對麵的一零五二高地上的那幾門九二步兵炮陣地,以及重機槍陣地,則更是損失慘重。壓根就不知道對麵山上已經來了直瞄火炮,正在拚命發射支援山下攻勢的日偽軍炮兵還有他們手中的那幾門九二步兵炮,被直瞄的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猶如打靶一樣,一門門連人帶炮都掀到了山下。

其實這幾門九二步兵炮,本就不是什麼強大的武器。它的作用一是輕便,二是使用靈活。對於一支裝備精良,火力齊全的軍隊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麼有威脅的武器。如果有小口徑、輕便的直瞄火炮,日偽軍也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就炮兵陣地就放到主峰陣地的眼皮子底下。

但挺進軍卻恰恰最缺的就是小口徑輕便的,可以運動上山的直瞄火炮。而這個弱點,不僅僅是挺進軍,裝備匱乏的中國軍隊任何一支軍隊,都有這個相當致命的毛病。也使得這種輕便的步兵榴彈炮,在中國發揮了他可以發揮的最大威力。在曆次作戰之中,讓缺乏炮兵的中國軍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而得手如此快除了這些性能優良,正適合在這種情況之下作戰的直瞄火炮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日偽軍自己也有些大意。自組建之後一直駐守熱河,擔任熱河地方清剿以及駐防。距離前線幾百公裏後方,始終沒有與抗聯交過手的第九獨立守備隊。對抗聯的武器的裝備以及發展情況,根本就無從了解。

而那些調過來的偽滿軍在調到熱河之前,與抗聯雖說交過手。但去年便調到熱河的他們,對於抗聯手中的無後坐力炮這種此次戰役開始後,才出現的性能優異的直瞄火炮,也同樣根本無從得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