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上山接防的部隊隻能穿著自己的軍裝上山。既然坦克和火箭炮已經暴露了抗聯部隊抵達熱河的消息,那麼也就不必太在乎這點旁枝末節了。反正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守住一六一三高地。隻要守住這裏,其他的就什麼都好說。守不住,再多的計劃也沒有用。
這個連長也沒有含糊,接受命令之後立即著手開始部署。帶著部隊利用前邊火箭炮打出的彈幕掩護,在三團抽調出僅有的十餘個政治處的幹事、後勤部的協理員作為軍工,協助他們運輸彈藥、物資的小組配合之下,迅速的向山上運動。
沒有辦法,抗聯上下都是清一色的自動武器,射速快、彈藥消耗量大。如果不攜帶足夠的彈藥數量,原本關內部隊能用一天的彈藥量,到了他們這裏能維持兩個小時已經是不錯的了。一旦山下向山上的運輸線被日軍火力封鎖,固守主峰的抗聯這個連手中的武器很有可能就會斷糧。
在加上還要給眼下已經斷糧的一六一三和左右兩個高地上的三團部隊,運輸一部分給養和補充的十餘挺輕重機槍、大批的彈藥,尤其是山上部隊指明要的手榴彈,以及急需補充的飲用水。林林總總算下來,這次需要上山的物資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在已經趕到三團指揮所的林誌強和楊繼財要求之下,手中已經無兵可怕的三團長隻能團部剩下的十幾個政治處的幹事、後勤處的協理員,外加上楊繼財抽調出來的一個排利用自己炮兵掩護的機會,抓緊時間向山上補充物資。
隻是等那個帶隊的連長上山之後,卻是有些傻眼。整個一六一三高地上,已經被日偽軍的炮火炸成了一片廢墟。除了幾個裏麵住滿了因為所有人員都上了一線陣地,無人抬而無法下撤重傷員,以及儲備了部分彈藥的簡易屯兵洞之外,所有的戰壕幾乎都已經被炸平了。
山頭上所有的工事早就在日軍密集炮火的轟擊之下,不見了蹤影。整個山頭上,已經被炸成了一片浮土。想修工事,連一個巴掌大的石塊都找不到。手在地上抓一把浮土,都能抓出十幾片彈片。三團部署在一六一三高地上的部隊,隻能依靠彈坑作為簡易工事,與日偽軍反複爭奪。
看到主峰上這個樣子,這個連長阻止了主峰陣地上的三團那個連長馬上要向他移交陣地,立即增援九一零高地的想法。在對麵高地上的日偽軍拚命以火力壓製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換防等於自己找死。不先敲掉對麵一零五二高地上日偽軍的步兵炮和重機槍陣地,換防就是一種變相的自殺。
而他將自己帶上主峰的一個連,除了留下一個排之外,其餘的部隊撤到反斜麵陣地。主峰陣地上被日軍的炮火炸成了一片廢墟,根本就放不下太多的部隊。將部隊全部放到主峰上麵積不大的陣地上,隻能增加日偽軍炮火的殺傷力。
還是將主力放在日軍炮火威脅小的反斜麵陣地上,根據戰事的進展逐次投入兵力,才能保證更多的有生力量在敵軍優勢的炮火之下幸存下來。也才能將日偽軍的優勢火力之下,堅持更長的時間。
但是放在反斜麵陣地的上部隊,並不是就在那裏老實的呆著。這個連長給了他們一個任務,就是在反斜麵陣地上,挖掘坑道屯兵、物資,以及作為傷員隱蔽所。他雖然是步兵連長,但是對於對麵鬼子的九二步兵炮的性能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這種炮兼具榴彈炮和迫擊炮兩種性能,部署在距離一六一三高地極近的一零五二高地上,其利用甚至超過迫擊炮的大角度仰射能力,可以輕鬆的打到一六一三高地的反斜麵。不挖坑道,將主力放在反斜麵的陣地上,並不是一個有效減小傷亡的辦法。
否則一旦被日偽軍發覺部隊隱蔽在反斜麵陣地上,集中炮火進行轟擊,傷亡也不會小到哪裏去。山下的日偽軍,可不僅僅隻有一零五二高地上的那幾門步兵炮。山下麵還有威力更大的重迫擊炮和山炮。
所以即便將部隊在反斜麵的陣地上,也要挖掘坑道。在兵力補充異常困難的情況之下,山上的戰士打掉一個少一個。要是還按照關內部隊將一個連全部拉到高地上,對山下采取全線防禦的這種打法,他的這一個連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打成殘廢。而且有多少部隊,都不夠往上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