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政委要求在短時間之內,培養出一批合格的作戰參謀那裏有那麼容易的事情。要是全部按照抗聯的作戰參謀水平,沒有半年是下不來的。而按照關內部隊的底子來看,這個時間還要延長。
林誌強微微搖搖頭,與那邊正看著自己,與自己一同從東北調來,專門協調物資調撥的原抗聯後勤部一分部副部長,現任挺進軍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國立兩個人隻能相視苦笑。這個要求,實在有些太高了。
隻是不管政委這個要求是不是有些高,但很多事情該做的還是要做。自己提出了建議,上級也接受了自己的建議。但在製定具體的作戰計劃的時候,卻因為參謀長死活不放手,林誌強沒有能一起返回部隊。
還得留下來的林誌強按照之前的想法,抽調了抗聯出身的三個作戰參謀,配合參謀長迅速的按照熱河日偽軍兵力部署,以及敵我態勢,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在這個計劃之中,他甚至連楊繼財帶領的給挺進軍運輸物資的那個支隊也算了進去。
既然王副司令在電報上已經明確,這個支隊在與挺進軍會合之後,就地留在挺進軍配合出關部隊作戰。那麼算計到裏麵,也是很正常的。這個支隊不僅裝備了火箭炮,還有坦克和裝甲車、二十三毫米雙聯裝高炮,以及口徑齊全的各種高射機槍。這個支隊加入戰場,挺進軍的攻堅能力和防空能力至少提升了一倍。
在協助參謀長擬定完畢作戰計劃之後,林誌強沒有在總部耽擱。知道現在部隊即將東進的情況之下,作為一個主力旅參謀長,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的他連夜趕回了先頭旅在圍場以北的駐地。
在之前的戰鬥中部隊和裝備損失慘重,先頭旅眼下的編製已經殘缺不全急需調整。部隊分散活動在即,在上級命令下達之前,這些事情必須要完成的。鑒於此種情況,他不敢在總部過多的耽擱,急著趕回部隊,對編製進行壓縮、調整。
等葉誌強趕回部隊之後,這次旅長對他的態度,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轉變。很多事情也知道與他商議了,該放手的時候也放手了嗎,不在獨斷專行。部隊此次壓縮編製的事情,更是全權交給了林誌強進行處理。
這位私下裏相當後悔,如果當初能聽進去自己這位參謀長建議,部隊也不至於損失這麼大的老革命現在也是想清楚了。他這次之所以徹底放手給林誌強,並不是因為林誌強力保,自己恐怕會被撤職一擼到底的原因。
作為一名原則性很強的老紅軍,他不會因為自己的感激之情,就將上級交給自己指揮的部隊交給別人負責。而是通過這一戰,他也真正的看清楚了,自己在指揮某些方麵上的不足。以及部隊真正存在的,不是單憑勇敢就能解決的問題。
裝備上去了、環境變化了,部隊的指揮與作戰能力也要隨之上去。在像之前那樣僅憑勇敢去與日偽軍作戰,隻能讓部隊遭受更大的損失。所以這次對部隊編製和裝備的調整,他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林誌強負責。自己則與旅政委一起給林誌強做後盾。
終於第一次真正行使參謀長職責的林誌強,也沒有客氣直接對部隊編製進行的大刀闊斧的改編。直接撤銷戰鬥之中損失最慘重的二團建製,將剩餘部隊調撥給了一團和三團。並撤銷了三團營一級建製,改編為四個連。
對原有三個團在戰鬥之中幸存下來的輕重機槍,按照口徑的不同,重新進行了調配。除了眼下作為旅主力的一團補充到原有的編製數量之外。編製壓縮的三團每個連留下四挺輕機槍和四個擲彈筒之外,其餘的全部集中起來按照統一的口徑編成兩個全部裝備了九二式重機槍連。
總部下撥的二十萬發補充彈藥,也按照實際需求,進行了統一的分配。在輕武器的調配上,盡可能做到每個團的武器,口徑相同。以避免再出現前麵急需一種口徑的彈藥,後麵送上來的卻是另外一個口徑的彈藥情況再出現。
同時針對之前擔架隊員動員不得力,出現丟棄傷員,甚至殺害傷員的情況。他專門與旅政委和政治部主任商議,從政治部抽調了十名宣傳與民運幹部,以及一個加強排的兵力,專門組織了負責在戰時轉運傷員的擔架隊。
實際上這些幹部和戰士,更多的是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以防止在出現類似的情況。否則一個加強排五十多名戰士,最多也隻能抬十多個傷員。想要將一場戰鬥之中產生的所有的傷員撤下來,是根本就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