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2 / 2)

可即便這樣,部隊也沒有殺一匹用來托運武器的牲口。甚至為了保證這些牲口體力,幹部、戰士還從口中本就已經寥寥無幾的糧食之中,勻出一些黑豆喂給這些牲口。因為原來在戰鬥之中,彈藥都沒有幾發的戰士們對這些火炮太渴望了。

為了能保證這些重武器跟上行軍隊列,保證這些重武器能在戰鬥之中投入使用。即便很多人餓的連路都走不動了,但也沒有一個人提出殺掉托運武器的牲口,給大夥補充一些體能。甚至上級提出殺掉幾匹牲口的建議,都被下麵的部隊給否決了。

自己當初不是沒有想過向總部或是後續部隊求援,但考慮到自己部隊是先頭部隊。在出發的時候,作為主要補給地的冀東軍分區,還是盡可能的滿足自己部隊的需要。後續出發的部隊,因為冀東本地的糧食產量和日偽軍的封鎖,恐怕攜帶的糧食還不如自己的多。

原本按照上級製定的計劃,部隊在熱河境內全線展開之後,除了彈藥補充需要抗聯空投之外。其他物資,尤其是糧食原本打算在熱河就地籌措。為此在先頭旅出發的時候,因為其除了開路之外,還有為後續部隊建立兵站的任務。上級還千方百計搞到了一批偽滿幣和黃金、現大洋調撥給部隊,試圖專門在熱河境內用來購買糧食。

可誰想到熱河這個地方,尤其是在山區,大部分地區即便是偶爾搞到一些糧食,除了土豆之外幾乎沒有別的。很多的地方,上百裏的地方要麼是因為日偽搞什麼集團部落弄荒無人煙,要麼種的全是大煙。

不打日偽軍集團部落和物資儲備地,想要搞到糧食基本上沒有可能。就算是搞到少量的糧食,也還不夠部隊塞牙縫的。一個戰士平均每天至少要保證兩斤糧食,一個旅三個團再加上炮兵等直屬隊四五千人,人吃馬嚼每天沒有一萬二三千斤糧食是下不來的。

就這還是有部分副食保證和平常在駐地訓練的情況之下,所需的糧食。在沒有副食,尤其是一點油水沒有的情況之下,二斤糧食也隻是勉強維持所需。而且下麵的戰士,大多數都是青壯年,正是能吃能喝的時候。在加上在山地行軍作戰,又要保證補充體力消耗,所需糧食的數量更多。

這次雖然部隊損失慘重,但好賴也搞到了幾萬斤的糧食和幾百斤的食鹽。不僅可以解決自己部隊的燃眉之急,還能給其他的部隊提供一些糧食。雖說大部分都是東北產的高粱米、苞米棒子,連小米都沒有,但好賴也解決了部隊的燃眉之急。尤其是其中部分大豆,可以給部隊補充部分營養。

部隊糧食已經進入絕境,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自己在首戰獲勝之後,有些麻痹大意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所有的板子也不能都打到自己身上,自己不調整部署也是考慮到部隊的體力已經消耗過大,承擔不起哪怕是一個團級部隊調整部署的消耗。

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戰士,因為幾天沒有吃過飽飯,甚至沒有吃過糧食,而已經沒有了行軍的體力。為了保證戰士們每天還能行軍幾公裏,在不作戰或是不行軍的情況之下,全體官兵除了擔任警衛的部隊之外,其餘的人隻能盡量不動,以盡可能的保證體力。

有些部隊,甚至出現了哨兵因為站崗時間太長而餓暈倒的事情發生。沒有足夠的體力,就是換了這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隊,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能做到迅速的反應。如果再搞不到補充的糧食,部隊就真的餓垮了。

都說長征的時候困難,可那個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籌集糧食如此困難。雖說部隊的數量不一樣,眼下全軍的兵力遠比那個時候多。但長征的路線上,經過盛產糧食的地方,也並不是很多。

相當一部分的行軍路線,也都是在荒無人煙的地區。但像是進入熱河這樣,籌集糧食如此的吃力,也還是第一次。現在部隊糧食之緊張,除了過草地的時候可以相比之外,這種情況即便是在其他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遭遇過。

而且就算過草地的時候,在進入草地之前多少也還能籌集到一點糧食。雖說不多,但也沒有這麼困難。人三天不吃飯,還能勉強站起來。但是你讓他不僅要背著幾十斤重的武器裝備,還要行軍作戰、站崗放哨,恐怕就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了。

這次戰鬥之中,部隊受到如此大的損失,跟戰士們因為長時間吃不飽飯,身體已經虛弱到極點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部隊的體能能跟得上,哪怕是能夠吃上一頓飽飯。那個營也不會垮的那麼快,更不會損失那麼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