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2 / 2)

但是對於是否現在就吃掉或是重創關東軍部署在新京以北的重兵集群,楊震卻是另外有想法。眼下已經是六月末了,距離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間已經不足半年時間。眼下給關東軍弄的傷筋動骨的話,日軍在南下的時候會不會像自己所熟知的曆史那樣傾盡全力?

雖說即便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曆史,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初期,也沒有從關東軍調集太多的兵力。但後續作戰之中,卻是抽調了大量的關東軍部隊。這些關東軍抽調出去的老牌師團,在太平洋給美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

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關東軍幾乎成了日軍的後備兵源倉庫。調往國內以及南方戰場增援的部隊,幾乎全部出自於關東軍。到了三年後,整個關東軍幾乎已經成為一個特大號的新兵團。自己現在就讓關東軍出太多的血,那豈不是便宜了美國人?

而且現在就重創關東軍對於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進程,也肯定會有極大的影響。中國已經單獨與日本這個現代化工業強國單獨作戰了整整五年時間了,也是該讓美國人這個中日戰爭初期給日本戰爭機器,注入了無數營養的國家多留一點血的時候了。

最為關鍵的是,眼下的日軍正處於鼎盛期。自己讓關東軍傷筋動骨,反過來日軍也同樣會讓自己傷筋動骨。而且就算是傷筋動骨,自己也不見得能夠解決掉日軍部署在新京以北,以及縱深的數個日軍師團。日軍無弱旅,這是楊震這幾年在戰場之上最大的體會。

從抗聯與日軍戰鬥之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來看,楊震明白關內戰場上的國軍部隊輸的不冤。麵對這樣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利用現有的裝備打成這個樣子,關內的國軍也算盡力了。

自前年夏季作戰以來,抗聯打了這麼多次作戰,解救出來勞工之中戰俘幾乎涵蓋了關內所有部隊和所有的派係武裝。什麼中央軍、川軍、桂軍、粵軍、滇軍、晉綏軍、西北軍,凡是國內有的武裝派係,隻要出現在抗日戰場上的幾乎都能在被俘人員中找到。

但這些軍隊的技戰術水平,就從這些被俘人員來看,除了中央軍還能勉強應對之外,其餘的軍隊跟日軍根本無法相比。大部分的地方軍隊,也就是中央軍口中的雜牌軍的基本戰術訓練,還停留在內戰的水平之上。這些部隊在戰爭之中打的英勇歸英勇,但付出與收獲卻是不能成正比。

即便是自己這個知道日軍作戰特點,以及弱點的未來人,一手帶出來的眼下早已經遠非吳下阿蒙的抗聯,付出了大量心血訓練後,真正的技戰術水平也隻能勉強與日軍持平。而且即便是自己苦心經營,基層指揮員的素質,與日軍中下級軍官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麵對日軍這種戰鬥作風極其凶悍、裝備精良的軍隊。即使戰略戰術運用的在成功,一場大戰、惡戰下來,出現的傷亡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有著良好預備役係統和動員係統的日軍,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補充。但自己可沒有這個底氣。

在打通關內聯絡,能否真正的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的前提之下。一旦在會戰的第一階段就傷亡過大,再加上自身兵源補充吃力,那麼倒黴的就真的是自己了。麵對日軍可能的瘋狂反撲,抗聯拿什麼去抵擋?

盡管在去年秋季作戰結束之後,在自己的建議之下,總部就利用繳獲的武器,以及部隊淘汰下來的武器,利用已經組建完畢的各個軍分區、地方縣委的武裝工作部對新根據地中的適合服役的青壯年,每個月都抽出五天的時間,開展了普遍軍事訓練,以盡量縮短適齡兵員應征入伍後的軍事訓練時間,同時,在楊震的要求之下,在各個中學以上的學校之內也設置了軍事課,展開了基礎的軍官教育。包括地圖測繪,輕重武器的使用,基礎的步兵指揮。到了寒暑假,對所有適齡男女學生都要送到各個部隊進行嚴格的軍訓。

這些學生畢業之後,除了升學以及進入一些新開設的中等職業技術學院之外,剩餘的將會是一個龐大的後備軍官團體。兩三年下來,隻需進行短暫的培訓,這些年輕的學生,就可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一名合格的軍官。

盡管下了無數的苦心,但這一切隻是剛剛開始。真正成型需要很長的時間要走。沒有足夠的時間,很難再短時間訓練出大批合格的後備兵員來。抗聯沒有日軍的底氣,一旦在會戰之中引起太大的傷亡,在後續的作戰之中會相當的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