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製裁帶來的衝擊(2 / 2)

雖說這個適當的時候最終會是什麼時候,美國人沒有明說。但是日本人也知道,如果不按照美國人說的去做,這種製裁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展開。而美國人宣布這種製裁,無疑是在向日本人下最後通牒。

而占據了日本另外一個重要的石油來源地東南亞的荷蘭與英國政府,如今的態度也異常的強硬。荷屬東印度政府,甚至以日本與侵占其本土的德國是盟友關係為借口,已經先於美國宣布停止一切對日石油以及戰略金屬,包括日本急需的橡膠在內的所有資源出口。

有了美國人的撐腰。英屬緬甸殖民地政府也一改去年在日本重壓下的軟弱,召見日本駐仰光的使節宣布。如果日本繼續保持目前的侵略態勢,英屬緬甸殖民地將凍結一切對日出口。其中包括石油、橡膠等所有的戰略資源。

麵對國際形勢的急劇變化,電報上大本營要求關東軍,在大本營還沒有決定下一步的戰略目標之前,關東軍應該囤積力量固守眼前戰線。以保護南滿的工業區和主要糧食產區。至於什麼時候北進,要等到大本營的決斷。關東軍目前絕對不能擅自行動。

大本營在電報上再三強調,這是天皇陛下的意思。這一點,讓梅津美治郎在不情願也隻能接受。對於一向對天皇最為忠心的武士自居的梅津美治郎來說,天皇的聖意就是天。讓他去違抗天皇的聖意,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且一向自認為是正規軍人,與其他日本軍人視幹政為常事的作風不同,很討厭軍人幹政的梅津美治郎很是討厭日本軍隊,尤其是陸軍之中那種動不動就下克上的作風。他到關東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頓軍官,嚴刹這股風氣。

所以就算大本營沒有在電報上提及這是天皇聖斷,他也不會準備像他那些在中日戰爭初期那些違反大本營的意誌,未經允許擅自擴大戰爭範圍的同僚一樣。下克上,給東京來一個既成事實。

接到大本營電報後,梅津美治郎雖然有些不心甘情願。但電報上所講的嚴峻現實,加上他利用私人關係,私下從本土得到的軍內高層關於南下和北上爭吵的消息,卻是讓他深感到憂慮。作為日軍的一名高級軍官,他清楚的知道美國人眼下的動作對日本意味著什麼。

尤其是對於日軍高層之中,目前南進派日益占據上風的趨勢讓他更是很不樂觀。南進也就意味著勢必要與美國發生衝突,而與美國一旦開戰,日本能不能取得上風,梅津美治郎遠不如自己那些在東京的同僚樂觀。

日本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有百分之八十來自美國,剩餘的百分之十三來自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其他的部分除了少量由南庫頁島油田提供之外,其餘的來自英屬緬甸。不僅石油,維持戰爭所需的橡膠、錫,以及其他的戰略金屬,則百分之百全部依靠進口。

美英荷三國政府,宣布凍結對日出口,尤其是戰略金屬和石油出口,幾乎給了日軍持續戰爭能力帶來致命的打擊。雖說日本國內能源的消費,目前依舊以煤炭為主。但那隻是民用的消耗,對於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來說,石油卻是血脈。尤其是日本賴以生存所需的龐大海軍,失去了石油的供應,那些軍艦將與廢鐵無異。

沒有了石油,日軍的那些現代化軍事裝備幾乎就成了一堆廢鐵。沒有了製造武器用鋼和精密機器設備所需的戰略金屬,日本的軍事工業將陷入癱瘓。沒有了鎳、鉻,日本將再也製造不出合格的槍炮和裝甲用鋼。

失去了石油和稀有戰略金屬的來源,對於日本戰爭潛力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是如果按照美國的要求,讓日本人吐出已經叼在嘴裏,甚至已經咽下去一部分的肥肉,又是日本人無論如何難以接受的。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與之前軍中堅決要求北進,徹底擊敗蘇聯的北進派相比。在美國政府宣布這個聲明之後,軍中趁虛占領東南亞以徹底解決日本戰略金屬和石油來源的南進派,數量突然一下子多了起來。

甚至一些高層都認為,眼下與其付出一定代價,卻換不來除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之外,沒有什麼太大利益的北上相比。在軍部相當一部分人眼中,眼下幾乎已經成為無主之地,蘊藏著無數日本所急需戰略資源的東南亞魅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