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2 / 2)

這種步槍剛一生產出來,作為生產者的熊大縝就徹底的喜愛上這種既有衝鋒槍和輕機槍的射速,又有接近步槍的射程,其精度更不亞於手動步槍的武器。在他看來,射程稍近一些之外,這就是一支取消了兩腳架的輕機槍。

而且後坐力卻不是現在普遍使用的輕機槍可以相比的。最關鍵的是這種步槍的生產成本,卻並未比手動步槍貴。雖說整體鍛件機匣,與專門給軍區直屬偵察營生產的那種短自動步槍使用的衝鉚組合機匣相比,加工工藝略顯得複雜,而且在原材料的使用上也顯得多一些。

但整體的生產成本並不高。其使用的三棱刺刀,造價和加工也比一般步槍使用的劍型刺刀便宜。按照熊大縝的估算,在擁有極高機械加工能力的美國,生產這種性能優異的所謂一號口中的自動步槍,每支的成本不會超過手動步槍。

不過熊大縝搞不明白,但不代表著邊上的王光宇和張鎮華這兩位參軍多年,久經沙場老將不清楚。對於楊震的問題,王光宇想也沒有想的直接回答道:“一號,一種輕武器射速快,也代表著彈藥的消耗快。”

“在戰場上,什麼情況都能遇到,誰也不能保證補充彈藥能夠按時送達。如果戰士們習慣了打連發,那麼自身攜帶的彈藥無法維持太長的時間。一旦手頭彈藥因為武器的射速過快,在補給上來之前消耗光自身攜帶的彈藥,那麼對於戰局的影響將會極大。”

“而且長時間的連發射擊,勢必會造成槍械的損耗過大。同時,槍管也容易發紅、走形。與其讓戰士們白白的消耗彈藥,還不如直接取消了連發的設置。三發點射,在戰場上也足夠了。至於更多的火力壓製任務,完全可以交給機槍。”

對於王光宇的回答,楊震點了點頭道:“到底是老同誌,想的多。你說的沒有錯,我就是考慮到這個因素,才決定取消連發功能,統一改為三發點射。就是盡可能的想要在保證火力密度的情況之下,讓戰士們可以依靠自身攜帶的彈藥,堅持更長的時間。”

“我們為這種步槍設計的攜行彈藥裝具上是六個備用彈匣,再加上槍身上自帶的一個,也就是說一個戰士自身攜帶的彈藥量為一百四十發。而一百四十發這個基數對於單發步槍來說,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對於一種速射武器來說,幾個連發就打光了。”

“尤其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遇到情況很有可能會扣著扳機不放。如果使用連發,二十發子彈的一個彈匣,一兩分鍾之內就會全部打光。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即便是配備了七個彈匣,維持的時間也不會太長。而在戰場之上,這種情況根本就無法避免。”

“而且對於一支手動步槍來說,必要的精度還是要保證的。三發點射,既可以有效的保證射擊精度,又可以維持必要的火力強度,已經是足夠了。要是步槍也都和機槍一樣,那我們還裝備機槍做什麼?”

說到這裏,楊震將手中的步槍放下後,對張鎮華和熊大縝道:“你們從美國運來的步槍中,仔細的挑選和比對一下。挑選出最好的一萬支,配上美國運來的步槍瞄準鏡。單獨入庫,我要有其他的用處。”

放下手中的步槍後,楊震走到步槍後麵那挺自己“設計”的八一式輕機槍麵前。看著槍身下自己曾經熟悉無比的七十五發彈鼓和槍身,強行壓製心中那股子飄忽的思緒。這種與同名的現在已經小批量生產的步槍,一起在後世曾經伴隨他走過了整整兩年軍旅生涯的機槍,他簡直太熟悉了。

看著眼前的這挺機槍,楊震不由的又想起了後世的老部隊,還有那些朝夕相處、生死與共的戰友們。按捺住心中的思念,楊震俯下身子將機槍的槍托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手指輕輕的扣動了扳機。這次多少有些顯得心緒不寧的楊震隻打了一個彈鼓,便放下了手中的機槍。

這種輕機槍雖然因為加工工藝上的原因,與後世相比略顯得粗糙,尤其槍身上的烤藍,與後世根本就無法相比。但是基本性能並未有任何的改變。其點射的精度,足以與一向講究射擊精度的日軍大正十三年式輕機槍相提並論。

放下手中的輕機槍,心思顯得有些沉重的楊震,隻是拍了拍槍身但卻沒有做任何的評價。楊震不說話,邊上的其他人也就不好說什麼。即便是同樣打了一個彈鼓的王光宇,也沒有開口。場麵上原本輕鬆的氣氛,一時之間多少顯得有些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