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1 / 2)

雖說那位皮爾遜少校,利用手中的職權,將大部分的輕武器訂單,交給了與自己有聯係的公司。但為了保證交貨的進度,更是為了利益均沾。在其他生產廠家的抗議之下,也美國陸軍部秘密協調之下,也拿出了二十萬支配額,交給了其他生產廠家。

為了盡快在楊震要求的時間之內交貨,更是為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擴張產能。甚至專門為美國陸軍生產輕武器的春田兵工廠也在一個月之內,為楊震生產了五萬支步槍和五千萬發彈藥。

實際上美國人在這件事情上可謂是一舉三得,即擴充了楊震所部的實力,讓他們有更多的資本,可以更多的給日本人造成麻煩。又變相的繞過國會,為幾個主要的輕武器生產廠家提供了改進設備的資金。

最關鍵的是通過這六十萬支的訂單,在投入戰爭之前檢驗了自己輕武器的生產能力,為今後大規模的擴軍做好了準備。對於美國人這種慷他人之慨,利用給其他國家的生產武器的機會,利用其他國家資金擴充自己生產能力。以便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擴大產能的做派,楊震心中當然是一清二楚。

不過對於這種兩利的事情,他即沒有能力,也更沒有理由去反對。畢竟美國人從現在,到今後的幾年之中都是自己的盟友不是嗎?在今後幾年的戰爭中,有了這樣一個奶水充足的奶媽,自然是一件好事。

至於美國人通過生產這種武器,從而掌握這種武器性能的事情,楊震更不在乎。以美國人在輕武器上的保守觀念,以及同樣優秀的M一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已經開始量產,他們不會看得上這種使用中間型槍彈的步槍。

而且在全世界都在使用全裝藥子彈步槍的情況之下,這種有效射程隻有全裝藥步槍彈一半的中間型槍彈,美國人是不會同意仿造自己這種步槍的。尤其是這種槍彈和槍械,還是中國人設計的。

楊震可是記得在後世,在德國人在二戰中投入大批量生產使用世界上第一種中間型槍彈的STG四四自動步槍表現優異,戰後蘇聯人使用中間型槍彈的AK四十七步槍已經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之下,美國人卻還在固執的使用全裝藥的M十四自動步槍。

至於其他的方麵,正像他說的那樣,在戰場上最沒有保密價值的武器就是輕武器。動輒產量幾百萬支,幾乎是人手一支的輕武器,在戰場上很難做到保密,更談不上不被敵人繳獲。美國人先知道了,總比日本人先知道要好的多。

在感歎了一番美國人的生產能力和工藝之後,楊震先拿起那支自己兵工廠生產的小批量試製品,快速打了一個彈匣出去。又拿起美國製造的,同樣打了一個彈匣出去。在輪番完成試射之後,楊震仔細品位了一下兩者之間的性能後,轉過頭對熊大縝道:“你們做的還不錯。”

“外觀上雖然比不上美國造,但具體性能上,倒是相差無幾。雖說精度與美國造相比,略微遜色了一些,但這中間的差別卻不顯著。加工工藝上的差別,必然會造成精度的上不同。以我們的老底子,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不錯了。”

說罷,楊震又拿起兩支步槍分別換上新的彈匣,又各自打了兩個彈匣後,仔細看了看準星。發現兩支槍的準星,在連續射擊之下,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不用重新校正。槍身同樣也沒有任何走形的情況出現。

看到準星和槍身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楊震這才徹底的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後世見到的那些問題多多的六三式步槍,果然是擅自改變生產工藝和原始圖紙造成的。原始設計,並沒有什麼毛病。

在連續的打完了兩彈匣後,楊震才滿意的拍了拍手中步槍,轉身對身邊的王光宇和熊大縝以及張鎮華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在量產的步槍上取消了連發射擊,而改為隻能使用三點式的射擊方式嗎?”

對於楊震的問題,作為步槍的主要試製者熊大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有些撓頭。他也搞不明白一號為什麼要做這種改變。明明這種步槍可以連續射擊,而且其精度在連續射擊的情況之下。因為使用短步槍彈,而且槍管也足夠長,發射藥可以完全燃燒。連發的時候,使得精度雖然略有下降,但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除了射程稍短之外,這種步槍連發的時候,不亞於一挺輕機槍。二十發的彈匣容量,也和關內部隊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相當。在熊大縝看來,兩支這種步槍在近距離之內,連發的狀態之下,甚至可以有效的壓製一挺日軍普遍裝備的九二式重機槍。

但一號卻偏偏在量產型上取消了連射功能,隻保留了三發點射功能,這實在讓熊大縝有些搞不懂。他隻聽說過想盡一切辦法改進武器性能,增加射速的。有意壓製一種武器性能的,卻還是第一次聽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