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靶場的另外一邊,一個高炮連的戰士筆直的站在一門五十七毫米高炮和一門雙二十三毫米高炮,以及兩挺十四點五毫米雙聯裝高射機槍,還有幾門無後坐力炮的旁邊,已經備足了彈藥做好了隨時發射的準備。
在抵達靶場後,楊震沒有先去看那些費勁苦心才“研製成功”的高射武器,而是先拿起一支後世的六三式自動步槍拔下彈匣拉開槍栓,仔細的看了一遍。又打開刺刀,試了式重量。在拍了拍水曲柳製造的極為結實的槍托之後,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邊上的熊大縝看到楊震顯得很滿意的點頭,連忙上前道:“一號,這是我們軍工廠自己生產的試製品,邊上的才是從美國人生產的。兩種槍的外在區別主要是在使用的木材上不一樣。美國製造的步槍使用的核桃木製造成的槍托,而我們自己生產的是用東北地區產量很大的水曲柳製造的。”
說到這裏,熊大縝頗有些尷尬的道:“另外,就是美國人製造的工藝,要比我們強一些。而且我們製造這些試製品的時候,使用的蘇聯製造的槍鋼。與美國人製造使用的槍鋼,在分量上稍微重了一些。而且美國人在槍膛裏麵鍍的鉻,比我們鍍的工藝性好的多。”
“不過,我們使用的蘇製槍鋼雖然在同等體積之下,重量上的確要比美製槍鋼重一些。但蘇製的槍鋼抗腐蝕性要比美製的好一些。蘇製的槍鋼裏麵含鎳的成分,要比美製的多。所以對使用環境的限製,要比美製槍鋼好一些。”
“我們做過實驗,使用蘇製槍鋼製造的槍支埋在泥水裏麵二十四小時後,不用仔細擦拭也不會生鏽。而且在射擊之後,槍支的鋼鐵部位也不會出現走形。美製槍鋼就不行,埋進泥水中超過一定時間之後,必須仔細擦拭上油。否則,就會出現鏽跡。”
聽到熊大縝這麼一說,楊震來了興趣。將兩支步槍進行仔細進行了一番對比,果然美國進口的在做工上,要比自己兵工廠使用蘇製槍鋼製造的要精細的多。兩支槍在外觀上,就能看出差別來。自己兵工廠製造的顯得有些粗糙,而美國製造的像是一件工藝品一般精細。
看著手中兩支僅僅從外觀上,就能看出差別的槍支,楊震不由在心裏麵的感歎:“到底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製造出來的東西真他媽的精細。這工藝水平,自己生產的東西簡直沒有辦法相比。”
“還有這個產量。從拿到圖紙,到現在這才幾個月的時間。到那個美國老兄承諾的五月中旬,居然就生產出來六十萬支步槍,這換了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難怪在M一半自動步槍正式開始大批量生產後,人家能在五年之內生產了四百萬支。而M一卡賓槍的產量,更是在三十八個月之內恐怖的達到了六百萬支。”
“不算輕重機槍和衝鋒槍、手槍等其他輕武器的產量,僅僅這兩種步兵使用的輕武器就相當於二戰其他參戰國的總和。老美這個工業底子實在雄厚的很,在沒有開動戰時生產能力的情況之下,居然也能達到這個水平。”
其實正在感歎美帝國主義果然不一般的楊震不知道,已經感覺到戰爭陰影,麵臨參戰壓力的美國人,現在已經開始陸續整頓軍備。尤其是戰爭中消耗量最大的步兵武器,已經逐漸的開始擴充生產能力。
他去年下的這六十萬支自動步槍訂單,隻不過給人家一個難得的正式參戰之前檢驗生產能力的機會而已,自然會全力以赴。而且對於一戰留下來的雄厚輕武器生產底子來說的各個輕武器工廠,他這六十萬的訂單也的確算不上什麼。單一的一個廠家雖說不見得能完成,但幾個廠家加在一起,幾個月之內生產出六十萬支就不算什麼難事了。
相對於接英國人訂單忙得不亦樂乎的各大航空公司。不僅本土有大量的輕武器生產能力,在遠離戰場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同樣有著相當不錯輕武器生產能力的英國,自然不會在花費寶貴的外彙去大量訂購輕武器。
而自己國家的陸軍擴軍計劃剛剛開始,訂單雖然下了一部分。但要想滿足美國各大輕武器生產廠家的充足的胃口,根本不可能。一向小氣的國會,在審核陸軍訂單的時候,總是過於斤斤計較。
早已經看著接大量英國人訂單,而生意顯得異常紅火的各大航空公司異常眼紅的美國輕武器生產廠家,對於楊震這筆訂單自然興奮不已。而且對於美國人來說,這筆訂單也為一些輕武器生產廠家在美國國會拒絕為各個兵工廠撥款改進設備的情況之下,提供了改進設備的寶貴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