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為還不夠多(1 / 2)

看到老總心疼的樣子,楊震知道這是老總認為自己有些敗家。畢竟在全軍都還極為不富裕,甚至還相當窘迫的情況之下。為了二百名學員,一下子拿出近五千發炮彈來訓練,這換了誰都夠心疼一陣子了。

隻不過在楊震看來,這五千發炮彈的確數量看起來不少。但在有二百名學員的情況之下,平均下來,實際上平攤到每個學員身上的數量並不多。這其中應該還包括一些實戰演練,而帶來的消耗。

想了想措辭之後,楊震笑了笑道:“老總,我們的訓練方法看起來也許有些的確敗家,但事情不能隻看一麵。二百名學員,在訓練時候打了三千發炮彈,這不假。但首先這些炮彈您得看看是什麼炮彈。”

“我們在給關內部隊組建炮兵的時候,考慮到敵後戰場的特殊性以關內部隊的機動能力。在調撥火炮的時候,以山炮、步兵炮、迫擊炮、平射炮四種火炮為主。相對笨重的野炮,每一個軍區隻調撥給了一個營。”

“至於口徑一百毫米以上的榴彈炮,我們隻在中央組建了一個二十四門製的炮兵團。這個編製是盡可能的將火力與機動、快速、靈活相結合起來。即保證了部隊在麵對日軍聯隊以下建製時候,保持炮火的優勢,又保證了部隊的機動性。”

“而按照目前關內部隊作戰的規模和模式,以及從關內日軍兵力部署的情況來看,我認為以每個軍區五到七個團的機動兵力規模,選擇最高與日軍一個聯隊級別作戰,應該是恰當的。而這個比例也是國民政府中央軍,與日軍作戰的最佳兵力對比。”

“按照關內部隊目前的實際情況考慮,我們在安排關內炮兵編製的時候,以這四種火炮,除了迫擊炮為單獨建製之外,其餘的三種火炮比例為三比四比三。在炮兵團的編組時候是以八門山炮、十二門步兵炮、八門平射炮為模式組建的。”

“這種模式雖然單一的炮兵團火力不強,趕不上抗聯炮兵的編製。但勝在機動靈活,符合我們關內部隊的作戰模式。而且這個編製隨時可以靈活的拆卸、組合,根據實際需要,抽調山炮與步兵炮或是平射炮,組成戰術組合。”

“而且這三種炮彈卻是我們生產數量最大的,完全可以滿足部隊日常的訓練和作戰使用。去年我們一年日式四一山炮彈的產量,在幾十萬發以上。九四式山炮彈的產量,也不低於這個數字。而九二式步兵炮彈,以及我們提供給關內部隊的遼十四平射炮彈的產量如果全部開動產能的話,也在十五萬發以上。”

“隻不過遼十四式平射炮是仿製鬼子大正十一式平射炮,我們在東北繳獲了不少的這種炮彈和火炮。這種火炮在對付關東軍新式坦克的時候,已經是力不從心。也就是說,這種火炮的威力已經不適合東北戰場。”

“但對於關內部隊來說,這種精度相當高火炮對付日軍的碉堡和工事,卻是最佳的選擇。而且在華北,日軍裝備的坦克以九四式和九五式輕型坦克為主,對付這兩種坦克這種火炮的威力也足夠了。而在我們主要進行山地戰和運動戰的情況之下,這種輕便的火炮,也不會拖累部隊的行動。”

“我們雖然之前因為這種火炮威力的原因,以及在夏季作戰之前,手中的數量並不多。所以,已經逐漸停產這種火炮所需的炮彈。但炮彈的庫存還有相當部分的剩餘。這次將其全部轉交給關內部隊,我們會按照關內部隊的需要重開生產線的。”

“最關鍵的是三千發炮彈總體數量看起來是不少,但是卻是幾種火炮所消耗的炮彈總和。幾種火炮,平均分配下來每門炮隻有幾百發。這些炮彈對於培養的這些學員在未來承擔的角色來說,也實在算不上多。”

說到這裏,楊震看向正聽的興致勃勃的主席和老總道:“主席、老總,我們這可不是用舊貨濫竽充數,糊弄關內的部隊。在挑選這些火炮,以及為關內部隊考慮炮兵編組的時候,我們也曾經的猶豫過。”

“但考慮到關內部隊機動能力相對較差,以及敵後運動戰、遊擊戰的作戰模式。野炮一類的武器威力確實大,但也極為笨重。全炮的重量在一千多公斤,在配上火炮前車重量接近兩噸。一門炮加上前車,至少需要八匹來拖拽。”

“在沒有空中優勢,主要交通線又都控製在日軍手中的情況之下,這種火炮對於關內部隊來說太過於笨重了。所以在研究過關內部隊麵臨的現狀後,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按照目前的比例,為關內部隊選擇了這種編製。”

“不過要說一點私心沒有,也不太可能。山炮、九二步兵炮這兩種火炮我們現在已經完全能夠自產。而且繳獲的數量也相當的大,尤其是九二步兵炮,作為日軍標準的大隊炮,僅僅去年夏季作戰繳獲的,就足夠調撥給關內部隊之外,還有大量的剩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