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2 / 2)

不過在考慮的對這個難得一見的文武雙全幹部使用的時候,楊震幾經考慮,還是決定將他放在了四支隊支隊長任上。四支隊是以紅四方麵軍向川陝邊轉移以及紅二十五軍長征後,留在大別山地區的遊擊部隊組建的。

這支在大別山地區經曆了三年艱苦遊擊戰考驗的部隊,是新四軍組建時候,各個根據地中保留下來的部隊最多的一支的部隊。戰鬥力沒的說,絕對是新四軍主力部隊。不過再好的部隊,也需要一員好的將領帶。

現任支隊長是紅二十五軍軍長出身,也是大別山人。作為由紅二十五軍留在鄂豫皖堅持鬥爭部隊組建的紅二十八軍組建的四支隊,四支隊也算是他的老部隊。在首任支隊長被錯殺之後,由他來擔任四支隊司令員,可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此人作戰勇敢,打了許多堪稱經典的戰役,是紅軍一員名將。擔任四支隊長,絕對合格。隻可惜常年的艱苦鬥爭,使他換上了嚴重的肺病。多次的大口吐血,摧毀了他的身體。眼下臥床不起的他,實際上已經脫離指揮崗位。

現在的四支隊司令員,一直在由軍參謀長代理,實際負責的是參謀長。在蘇北指揮部工作千頭萬緒的情況之下,這很不方便開展工作。調馮達飛接替他,楊震認為還是合適的。這個建議,中央與蘇北指揮部也已經同意。隻是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楊震一直沒有找他談話而已。

相對於馮達飛聽完楊震宣布完畢命令後的又驚又喜,四支隊和五支隊的幹部,可謂就是喜愁交半了。以四支隊與五支隊為基礎組建淮南軍區,也就意味著兩個支隊配合作戰就名正言順了。而且捋順了指揮係統,對將來的發展是有極大好處的。

愁的是這一下子,剛剛捋順的部隊,又要重新打亂了。很多幹部,工作的位置都要變動,又要重新適應,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繼續帶兵的機會。尤其有些幹部,生怕自己被派去做地方工作。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心裏打起小九九,盤算自己能在這個淮南軍區弄到一個什麼位置才不算丟臉。

看著各個幹部麵上的表情,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新組建的淮南軍區位置重要,東與蘇北、蘇中的部隊相連接,西與活動在鄂豫地區的挺進縱隊相互配合。南可以連接蘇南部隊,向北與淮北部隊,甚至十八集團軍在山東的部隊溝通。在整個華東戰局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作為新四軍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區,這個淮南軍區能不能發展起來,就看各位同誌今後在工作之中的努力了。我有一點建議給大家,那就是怎麼能壯大自己,就怎麼去做。不要在工作之中束手束腳,像一個小腳老太太一樣。你們要將淮南區打造成整個新四軍的核心根據地,成為全軍戰略全局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

楊震與中央聯絡,調整編製並組建軍區武裝,實際上是皖南事變後中央整個對新四軍編製進行大的整編計劃,以及其後根據形勢變化陸續調整的。他此時說出來,隻不過計劃提前了而已。

不過對於自己將這些東西提前,楊震卻沒有覺得半分的不妥。既然根據地打下來了,那麼不僅要站住腳,更要守得住。沒有了地方武裝的配合,單憑有數的主力部隊是守不住根據地的。

日軍為了保證津浦鐵路這條大動脈的暢通,勢必要對整個津浦路兩側的各個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組建軍區,統一指揮津浦路兩側部隊作戰,對於整個皖東的抗戰局麵來說,會更加的有利。

而且抗日戰爭馬上就要進入最艱苦的階段,實施根據地黨政軍一元化領導,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相結合的辦法,更有利於部隊的發展和根據地的穩固。新四軍部隊的整編,是中央早已經有的計劃。但組建軍區,實施黨政軍一元化領導,卻是楊震提出來的。

楊震說這番話的時候,底氣卻是足的很。並沒有因為在座的四、五兩個支隊的首長中,大部分人的軍齡幾乎和他年齡差不多,而有什麼為難。要知道,那位在紅軍時期就擔任一方麵軍四大主力軍團之一的紅九軍團長的五支隊長,要真算起軍齡來恐怕也沒有比楊震小多少。

要是讓後世的楊震麵對這些老革命、開國元勳,至少在第一次授軍銜的時候也是少將的人去在這麼說話,估計這話還沒有說,他自己就會嚇的滿身大汗。但眼下卻以上級的身份毫不忌諱的侃侃而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轉折吧。這個情況,估計是後世他打死也不敢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