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1 / 2)

趕到會場後,楊震才發現來參加會議的跟隨自己行動的團以上幹部,以及列席會議的四支隊,以及按照楊震要求,特地從路東趕過來迎接自己的五支隊主要軍政指揮員,已經等自己有一段時間了。還是第一次開會遲到的楊震,臉上的表情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不過尷尬歸尷尬,楊震主持會議還是秉承著一貫的開門見山的風格。掃了一眼前來開會的各級幹部,楊震直接開口道:“鑒於目前部隊已經異常的疲勞,我決定部隊在路西根據地休整五至六天,最遲不過一月十七日向路東蘇北根據地轉移。”

“不過即便是在休整期間,部隊也不能放羊。我們的部隊不能上了戰場是野戰軍,下了戰場還是野戰軍。各級指揮員和政工人員要有效的負起自己的責任來,嚴抓部隊紀律,絕對不允許出現違反群眾紀律的事情。”

“除了要嚴抓紀律之外,部隊的日常訓練不能停。不過考慮到部隊長時間的轉戰,已經異常的疲勞,大運動量的軍事訓練可以稍微減一下量,適當的延長一下文化和政治學習的時間。會有,各團團長和政委要拿出一個方案來。既要保證得到適當的休整,但也不能放棄訓練。”

說到這裏,楊震看了看前來開會的皖南部隊幾個團以上幹部,以及四、五兩個支隊的主要軍政主官後,道:“至於部隊怎麼休整,那是會後的事情了。現在我宣布幾條命令。經上報中央,並經過中央同意,將老三團就地留在路西根據地堅持鬥爭。”

“調馮達飛同誌為四支隊司令員,接替因為身體不適,已經無法堅持鬥爭,眼下需要長期養病的原四支隊司令員。同時鑒於目前形勢的發展,經中央批準,並與中原局以及蘇北指揮部溝通後。”

“決定以目前津浦路兩側路東、路西兩個根據地為基礎,成立新四軍淮南軍區,統一指揮津浦路南線對敵軍事鬥爭工作。新成立的淮南軍區除了統一指揮原有的四、五兩個支隊作戰之外。以津浦路兩側根據地,以及活動在長江北岸的部隊分別組建路東、路西、皖江三個軍分區,並組建軍分區地方武裝。”

“軍區指揮班子以五支隊指揮機構為基礎組建,淮南軍區司令員由五支隊現任司令員擔任。馮達飛同誌任軍區副司令員兼四支隊司令員。四支隊政委,調任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並暫時代理軍區政委。五支隊司令員,由副司令員接替。”

“至於路東、路西兩個軍分區,在完成組建之前,暫時先由四五兩個支隊兼。原皖南部隊老三團,改為軍區直屬特務團。原活動在長江沿岸的無為遊擊隊與三支隊挺進團,暫時先合編為軍區獨立縱隊兼皖江軍分區。”

“我在這裏給諸位透露一個消息。在軍部以及皖南部隊主力抵達蘇北之後,整個新四軍的部隊要重新進行一次全麵的整編。這次整編,將撤銷目前各個支隊的建製,統一整編為野戰師旅,並以目前各個抗日根據地為基礎組建一批軍區,形成野戰部隊與地方部隊共同發展的局麵。同時,中央已經決定在各個根據地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

“一句話,就是編製給你們了,架子也給你搭起來了。但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裏麵,讓血肉豐滿起來。把部隊變得充實,並按照軍部的要求完成對地方武裝的組建,那就看諸位的能力了。”

楊震宣布的這個決定,不僅前來開會的四支隊和五支隊領導事先不知道,甚至剛剛才得知自己將會留在四支隊接任司令員的馮達飛都不清楚。馮達飛這才知道,楊震在部隊脫險後,打破之前轉移時輕易不與中央聯係的慣例,密集與中央聯絡的究竟是什麼在做什麼。

盡管因為才知道自己將會留在四支隊,擔任司令員感到驚訝。不過革命軍人一塊磚,那裏需要那裏搬的道理,馮達飛還是知道的。更何況,對於一員戰將來說,軍部的生活有些過於枯燥了。

在軍部工作,安全是安全了。但作為一名戰將不能上戰場衝殺,整天在軍部擔任教育長,對於他來說無異於一種折磨。如果真的能留在四支隊,單獨負責一個方麵,他本人還是相當願意的。

實際上對於馮達飛這個畢業於黃埔一期,又在蘇聯航空學校和高等軍事學院學習過的難得的人才來說,楊震還是很看重的。在臨渡江之前,楊震曾經和他談過,希望他跟著自己去東北工作,但任抗聯航空兵政委。

馮達飛自己也表過態,隻要能上戰場,服從組織分配。隻是可惜,目前實際起到軍部作用的蘇北指揮部死活不放人,堅持將馮達飛留下任支隊長。在蘇北指揮部堅決反對之下,也考慮到新四軍今後軍事鬥爭的需要,楊震經過慎重的考慮還是將馮達飛留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