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1 / 2)

想了想,楊震沒有假手他人親筆連續起草了分別給陝北以及蘇北的兩封電報,將自己的決心告知陝北與蘇北。在起草完電報後,本想喊葉超的楊震猶豫了一下,還是自己親自來到了李慧蘭處。

此時的李慧蘭貌似已經冷靜了下來,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接過楊震這兩封電報,快速的發了出去。發完電報後,李慧蘭抬起頭看了麵前麵無表情的楊震,遲疑了一下開口道:“政委,您還有什麼指示?”

看著李慧蘭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楊震搖了搖頭,隻是道:“那件大衣就給你留下吧,晚上的時候披著點。這裏雖然是江南,但是畢竟現在還是冬天,山風還是很硬的,你別坐下什麼病根。那件大衣是我一直穿著的,沒有經過別人,還是很幹淨的。我知道你有愛幹淨的習慣。”

說完這番話,楊震卻是轉過身,沒有看身後李慧蘭聽完自己這番話後的表情。但在臨走的時候,楊震沉默了一下,背對著李慧蘭道:“我會和陝北以及蘇北商議,等渡江之後我會帶你回東北。那裏需要你這樣的人才。還有,將你放在身邊,我會安心一些。”

有些話兩個人雖然都沒有挑明白說,都壓製在心裏麵。話裏麵的意思,也是隻有兩個人自己才能明白。轉過身的楊震沒有看到李慧蘭看向自己時候眼中的淚水,也許他感覺到了,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回頭。

跳出了三戰區的合圍圈,雖然還處於日軍與三戰區夾擊的境地,但畢竟情況已經緩解了很多。剩下的路,雖然也不算好走。但在侵華日軍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的情況之下,除了機動性極強的海軍之外,整個長江沿線的日軍兵力部署的並不算太多。

盡管關內侵華日軍唯一一個野戰兵團十一軍的軍部就駐紮在武漢,但這個十一軍的主要力量還是在兩湖境內,少量的兵力駐守在江西的九江之南昌沿線。而除了十一軍之外,日軍華中派遣軍其餘的兵力,更多都放在了保證津浦鐵路,以及盛產糧食的長江三角洲地帶、京滬杭一線。

皖南一線的日軍兵力並非很多,除了駐紮在南京至蕪湖沿線的第十五師團之外,就隻有駐紮在江北安慶的一一六師團,以及廬州的獨立步兵混成第十三旅團。而十五師團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蘇南以及保證蕪湖至南京的蕪寧鐵路線安全上。作為不是日軍重點作戰區域的皖南,兵力部署遠不如蘇南以及皖中密度大。

一張網眼張得過大,想要什麼都撈到手的漁網,也許能抓到一條大魚。但通常是什麼都想抓,卻是什麼都抓不住。與此時蕪湖到南京江麵上日軍軍艦雲集的境況不同。也許不是作為重點作戰區域,日軍在皖南兵力部署上的先天不足,更多的是依靠偽綏靖軍。在這種情況之下,楊震剩下的路程走的雖然同樣不輕鬆,但是卻比之前要好的多。

南陵、繁昌一線又是三支隊長期活動的老根據地,這裏的群眾基礎可謂是相當的不錯。雖然地處江南水網地帶,但在基礎群眾的掩護之下,部隊行軍速度可謂是相當的快。基本上沒有經過戰鬥,便抵達了位於縣城西北十一公裏的三支隊老根據地之一的寨山隱蔽待機。

一九四一年一月八日,自雲嶺出發後已經整整八天後。在夜色的掩護之下,楊震帶領所部在荻港以東的高安橋至夏湖一線,乘坐江北第四支隊早就已經預備好的船隻順利渡江。而此時,在蘇南的軍部以及主力,卻因為日軍在長江上嚴密的封鎖,渡江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渡過長江後,楊震率部在前來接應的第四支隊一部,以及活動在無為、廬江、桐城一帶的三支隊挺進團的掩護以及協助之下。晝夜兼程,經無為、含山、滁縣抵達四支隊位於定遠的津浦路西根據地進行短暫休整、補充彈藥。準備下一步向東越過津浦路,與在鹽城的蘇北指揮部彙合。

在楊震向路西根據地轉移的過程之中,部署在津浦路以西的第五戰區桂係部隊,雖然對楊震所部的轉移采取了嚴密監視,但卻並未主動的下手。當然,此時知道部隊已經相當虛弱,而且實力也遠遠無法與桂係相提並論的楊震,自然也不會去主動招惹桂係。

盡管一路上在經過其防區的時候,雙方的形勢也相當的緊張,甚至可以用劍拔弩張來形容。但不知為何,桂係卻始終沒有主動發起攻擊。隻是派出一個師的兵力采取了送客的形勢,尾隨楊震所部一直出了無為境內才轉身離開。

控製皖西、皖中的桂係部隊讓開一條道路,讓楊震所部得以未經戰鬥,便安全的抵達了四支隊的路西根據地休整待機,並保存了最後的實力。為下一步抵達鹽城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