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2 / 2)

也許是新七師的部隊壓根就沒有去想過,在這個季節居然還會有人不架浮橋,不弄渡船,就這麼的涉渡青戈江。所以將精力大部分都放在各個渡口上的新七師,對於公認連涉渡都不可能的這段江岸,壓根就沒有在意。甚至連巡邏隊都沒有安排。

在第一、第二梯隊全部安全渡江後,第三梯隊的渡江行動也沒有遭遇到任何的阻擊。整個持續半個小時的渡江行動,進行的極為順利。除了幾個戰士在渡江的時候,因為腳下打滑或是腿凍得抽筋摔倒,嗆了幾口冰冷的江水之外,渡江行動沒有遭遇到任何的阻擊。

等第三梯隊上岸,穿衣跑步向北前進後。楊震轉身看了一眼眼前這道已經兩渡,稍微猶豫一下,就會成為自己身邊這千餘人部隊生死界江的青戈江後,轉過頭對身邊的老三團團長、政委和殷楊、張子雄道:“不管怎麼說,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突出來了。”

“你們要記住這條江水,這條涇縣的母親河見證了我們新四軍,在皖南這長達三年的戰鬥與生活。它是這段曾經火熱曆史的一個見證。記住它,不要忘記它,但是不要留戀它。今天的暫時放棄,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回來。”

說罷,楊震又看了一眼麵前在夜色之下,像一條緞帶一樣平鋪在皖南大地的青戈江。轉過頭,不在絲毫留戀的帶頭向北走去。老三團的幾個幹部,同樣看了一眼這條記載了他們在皖南整整三年戰鬥、生活時光的江水後,跟在楊震的後邊離開。

待全軍渡過青戈江後,楊震卻並未因為部隊已經大致脫險,而讓部隊停下來稍事休整。而是直到部隊進入涇縣與南陵交界處的高山一線,渡過孤峰河後,才停下來緩了一口氣。這裏已經是涇縣與南陵交界處,再往前也就是敵占區了。

雖說南陵一線還有日軍,但這裏是日軍兵力布防相對極為的薄弱地區。與北麵的繁昌,又同是三支隊的老遊擊根據地。五次繁昌保衛戰,讓三支隊在這裏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到了這裏也就相對安全了。

但出於部隊現在的狀況,楊震並沒有輕易的暴露目標。而是派三支隊出身的幹部,找基本群眾先購買了一部分糧食和給養,仍舊隱蔽在山林地帶。一方麵抓緊時間與江北的蘇北指揮部聯係,籌集渡船。一方麵派人詳細的偵察南陵、繁昌境內的敵情。

對於楊震的電報,蘇北指揮部的回電相當的快。電報發出去不到半個小時,蘇北指揮部就回電,在江北無為境內,渡船早已經預備齊全。隻要楊震所部抵達繁昌境內,隨時可以南下接應。

蘇北指揮部在電報裏麵再三強調,要楊震一定要保證絕對安全。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部隊轉交給馮達飛同誌指揮,就地堅持遊擊。他自己帶領部分警衛部隊,單獨渡江北上。

在這封此時已經轉移到蘇北的中原局與蘇北指揮部聯合發來的電報中,清楚的直接告訴楊震。在必要的時候脫離部隊單獨行動,這是中央再三交待的。無論在任何時候,他的安全都是擺在第一位的。如果事情真的到了不可為的地步,怎麼樣才能保證他本人的安全,是中央現在最為關心的事情。

接到蘇北指揮部的回電,楊震卻是搖了搖頭。中央的意思他清楚,隻要能保住自己,必要的時候眼下這處於三戰區與日軍夾擊形勢下的千餘部隊可以放棄。相對於千餘人困馬乏不說,實際上已經處於彈盡糧絕地步的部隊來說,自己隻帶一個警衛班北上要安全的多。

現在雖然已經脫離三戰區的合圍圈,但並不代表著部隊已經安全,更不代表著已經徹底的脫離了險境。前邊雖然沒有了三戰區的部隊,但還有戰鬥力比三戰區強的多的日軍。一旦稍有疏忽,部隊麵臨的局麵也許搞不好會比在涇縣更加危險。

自己的那一個警衛班,都是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雖說缺乏一些必要的裝備,但是論專業技能已經不次於後世的特種部隊。再加上自己的身手,帶著這樣的一支小部隊北上,要安全的多。相對於千餘人較大的目標來說,此時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單獨北上,目標和危險都要小的多。

但讓他丟下部隊自己逃跑,楊震卻是打死都做不出來的。“不拋棄、不放棄”這是楊震的信條。別說部隊還剩下千餘人,就是還剩下一個人,楊震也要將他完整無缺的帶到江北。這是楊震在分兵之前早已經定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