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2 / 2)

“到胥河南岸,與軍部和主力彙合。你走的時候,我從新三團給你抽調一個連,護送你們返回。另外,我再給你們抽調兩萬發子彈,二十箱手榴彈和兩挺輕機槍給你們走的時候帶上。蕪湖的日軍可不是三戰區,戰鬥力很強的。咱們在江南就這麼一點老本,損失太大你們還怎麼堅持?”

接到軍長的命令,作為老兵的張濤絲毫沒有猶豫的向軍長敬了一個禮道:“請軍長放心,我一定將您的命令一字不差的傳達給代總指揮和政委。我們一定會堅持到晚六時,掩護主力部隊和軍部全部登船。”

“軍長,如果您沒有別的事情,我這就啟程。軍長,您也要多加保重。這裏的情況,等我回部隊後會再向楊政委彙報的。不過軍長,我提議第二梯隊就不要在原地下船了。我看可以直接進入郎川河,然後直接在東夏鎮一帶下船。”

“至於已經完成橫渡的第一梯隊,則走陸路,到東夏鎮一帶與您彙合。軍長,郎川河是水陽江的最大支流,也是南漪湖最大的水源。其長度雖然不長,寬度也比不上青戈江,但是水量很大,水的深度還是很深的。現在又是冬季,涉渡的難度太大,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減員。”

“東夏鎮是第二遊擊區,以及整個第三戰區與蘇南日軍對峙的前哨陣地,兵力不過一個連,再加上部分的所謂緝私警察。戰鬥力不強,裝備也很差。因為是最前沿陣地,工事雖然有一部分,但是很簡陋。隻要我們下定決心,突破那裏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至於郎溪縣城,現在也沒有多少的兵力。即便想增援,也抽調不出一個團的兵力來。第二遊擊區的主力,現在又都在寧國境內,一時半會還是調不回來的。隻要我們動作迅速,進入蘇南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而且在湖麵上行動,要比在地麵上行動穩定的多。最起碼我們不用擔心中埋伏。這裏的環境我們相當的熟悉,敵情也摸的很清楚。軍長,這條路線上我可以保證沒有大股的敵軍。”說罷,張濤在地圖上略微一打量,便準確的找出了東夏鎮的位置。並詳細的彙報了東夏鎮周邊的敵情。

對於張濤的建議,仔細打量了一遍地圖,軍長在沉思了片刻後,很是滿意的點頭道:“那好,就按照你的建議辦。南漪湖東岸的情況和敵情,你比我們熟悉。你從你帶來的人中得給我一個得力的人手,加強到第一梯隊去,以免到時候迷路。”

聽到軍長的命令,張濤轉過身對著身後幾個他帶來的人揮了揮手。見到他的手勢,一個精壯的漢子走了過來。張濤指了指這個精壯的漢子道:“軍長,這個人是本地人,是我們東進時候第一批入伍的老戰士,也是老偵察兵了。對這一帶相當的熟悉。”

看著張濤選出的這個個子不高,但身體卻顯得很精壯的漢子,軍長相當滿意的點點頭道:“你推薦的人,我還是絕對相信的。既然你說他行,那就是他了。我馬上派人,將他先送到湖東去周副參謀長帶領的第一梯隊。”

張濤走後,李誌高看了看麵前的湖水,又轉身仔細看了一下地圖後,抬頭對軍長道:“您真的下決心走郎川河?在湖中倒是無所謂,這裏水麵大藏不住人。但郎川河一線河道太過於狹窄,兩岸地形又相對的複雜,蘆葦蕩很多,我們走那裏很容易中埋伏。”

“軍長,我建議還是按照原定的計劃,渡湖之後走陸路行軍。在陸地上遇襲,我們可以快速的展開。在船上,空間下我們隻能被動的挨打。這一帶不管怎麼說,是第二遊擊區的控製範圍。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說是衝出了三戰區的包圍圈,但越是到了這個時候,我們越是應該更加慎重。”

“而且我們走郎川河,船隊成一線。一旦與日軍飛機遭遇,那損失將會比湖麵上大的多。軍長對於改變路線的事情,您是不是在考慮一下?而且我們與第一梯隊分開,是不是不太好?”

對於李誌高的擔憂,軍長卻是堅持自己帶第二梯隊,經南漪湖進郎川河之後在東夏鎮一帶登陸。至於楊震那邊,軍長微微的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給楊震發了一個電報。畢竟走南漪湖進入郎川河,是在原來所有的計劃之外的路線。

在皖南,楊震才擁有最終決定權的人。雖然之前一直對自己都很尊重。但有些事情,比如計劃之外的新路線選擇,還是要與遠在旌德境內的楊震商議一下為好。在電報上,軍長將部隊一分為二,分別走水陸兩路的原因和想法,以及好處都寫的極為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