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1 / 2)

這邊軍長發出電報,那邊總算與軍部聯係上,在接到軍部以及主力正在橫渡南漪湖之後剛剛鬆了一口氣。正在做突圍最後準備的楊震,在接到軍長的電報後,一向力主軍長自行根據形勢變化,決定部隊行動的他這次卻是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但對於很軍長決策一向很尊重的楊震在電報上沒有多說什麼,更沒有給軍部以及主力下達任何的命令。隻是在電報中告訴軍長,軍部以及主力分成兩塊,在眼下實力有限的情況之下並不是一個好的決策。

如果能籌集到足夠的渡船以及在第一梯隊尚未開始渡河之前,采取這條路線不是不可以。因為可以在郎川河河岸放上一支掩護部隊。但在眼下部隊已經完成第一梯隊的渡湖,再分開行動就不好了。

尤其一個走水路、一個走陸路,之間還隔著一定的距離。雖說都在郎溪境內,但分開行動相互則很難策應。不過在這封電報發出之後,楊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又起草了一封電報。

這第二封電報上,楊震也沒有過多的幹涉,隻是在電報上建議道:“自己現在對南漪湖東岸的形勢並不了解,隻是根據部隊現狀提出一個意見。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軍長手中。如果確有必要,又可以保證部隊之間聯絡暢通的話,可以按照新的計劃行動。但眼下部隊還是不宜在分散為好。”

在接連兩封電報上,楊震隻是對於行軍方式的改變,提出了一些建議。對於軍長關於通訊科長違反工作紀律導致了嚴重後果處理意見的電報,楊震沒有給予答複。他現在即沒有心思,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處理一個一時犯了糊塗通訊科長。

通過到皖南來的這一個月觀察,這個人的能力是有,也很不錯。隻是這件事情涉及的問題很深,遠不是表麵看起來這麼簡單。表麵上看是這個通訊科長做的有些糊塗,但根子出在哪兒,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說的清楚的。

當然楊震不會相信這個老紅軍出身,經曆過長征的幹部會是內奸。但是現在該怎麼處理,楊震還是認為等全軍脫險之後,再研究解決為好。對於軍長關於目前撤職留任的處理意見,楊震認為還是恰當的。

在起草完畢給軍長的第二封電報,楊震雖然沒有在說什麼,仔細看了一下地圖上的郎川河,眉頭卻是緊緊的皺著。看著楊震一臉擔憂的表情,邊上的軍作戰科副科長葉超道:“政委,怎麼您不太同意軍長分兵的想法?”

“南漪湖東岸位於蘇皖交界處,是蘇南部隊的活動區域。也曾經是我們與蘇南部隊以及江北部隊的主要交通線。那裏的敵情和地形,蘇南部隊都很熟悉。有蘇南部隊派出的接應人,軍部和主力應該沒有大的危險。”

對於葉超的話,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葉超,你原來是作戰參謀,又是抗大畢業的高材生。分兵之後因為工作需要提拔為作戰科副科長。我問你,作為一個身為作戰參謀除了最基本的參謀工作之外,在一場戰役或是戰鬥之中,最應該注意的是什麼?”

楊震的反問,讓葉超一愣後才道:“身為一個作戰參謀除了基本工作之外,在作戰之中還要給首長提供各種敵情的評估,以及對作戰計劃提出合理的建議。針對敵情的變化,擬定各種新的方案供首長選擇。”

對於葉超的回答,楊震點了點頭後卻又搖了搖頭道:“你說的對,但是不全麵。作戰參謀是軍事主官的主要軍事助手。他要承擔的不僅僅是製定行動方案,製定行動計劃以供首長的選擇。最關鍵的就是要在複雜的敵情麵前,為首長提供一些建議。對於首長在軍事部署上的問題,要敢於質疑,絕對不能盲動。”

說到這裏,楊震略微搖了搖頭道:“隻是可惜我們的大部分作戰參謀,都沒有這個能力和素養。我們的指揮員通常大多數都是依靠自身的能力去指揮作戰,這不正常,也是不對的。我們的參謀實戰經驗豐富這不假,如果當一個營連長大部分都是稱職的。但是作為作戰參謀,還是差了一些。很多時候,他們本身就沒有將參謀與基層指揮官的職責區別搞清楚。”

“蘇皖交界地區一向是三戰區與日偽軍拉鋸地區,也是我軍蘇南部隊的主要遊擊區域。是現在第二遊擊區的主力已經南下寧國、旌德,在南漪湖周圍成建製的部隊隻有忠義救國軍。但這裏不僅僅有成建製的部隊。”

“這裏敵偽、我、國三方麵勢力糾纏在一起。作為前沿對峙區,也許是推到前邊當替死鬼,也許是為了擴充實力或是充當打手。這一帶三戰區和日偽軍收編的所謂各種部隊多如牛毛。大大小小或是依賴日偽軍或是依賴三戰區生存,發餉不發餉的地方雜牌武裝多如牛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