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1 / 2)

杜劍秋與項永章兩個人聞言,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道:“政委,在參謀長找我們談話讓我們留下堅持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當年那麼艱苦的三年遊擊戰爭都挺過來了,如今的形勢不是比那個時候好的多了?請政委放心,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

聽到兩個人的保證,楊震依舊沒有答話而是站起身來,走向窗子前一把推開窗子看著外邊的群山。良久才道:“主力撤走後,三戰區勢必會對皖南進行徹底的清剿。此地雖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回旋餘地過小,卻始終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主力走後,形勢會持續的惡化。今後凡事,都隻能靠你們自己。如果形勢持續惡化,實在不可為,必要的時候以保存有生實力為要。你們可以撤往蘇南,與三支隊彙合。從這裏向東,雖然水網縱橫限製了大部隊的活動。但是小部隊通過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夜長、天涼,多加小心。”

對於楊震的安排,杜劍秋和項永章兩個人站起身來,走到楊震的身後。良久項永章才道:“政委,您的安排我們明白了,我們會加小心的,將紅旗打到底。路上狼多,您和軍長一路上也要多加小心。”

楊震轉過身來,幾步走到地圖之前,拿起指揮棒對著地圖道:“今晚二十三時,你們指揮留守部隊五個連先行接替軍部特務團的防線,進駐雲嶺以西石埠橋至星嶺山一線掩護全軍撤離。”

“軍部撤離後,三戰區部署在雲嶺西的新七師勢必會逐次推進,搶占雲嶺一線。如果三戰區部隊向雲嶺推進,你們不要與三戰區正麵接觸,更不要直接與他們發生衝突。待軍部渡過青戈江後,你們立即從其新七師與一四四師的結合部跳到外線。”

“在跳到外線後,你們向西青陽境內九華山脈秘密運動,在九華山一線秘密先行堅壁起來。無論軍部這邊發生什麼事情,你們都不要管。你們的任務,就是先養精蓄銳,然後就地堅持,”

“浙贛線以東的日軍仍然成攻勢,第三戰區不可能將所有的精銳長時間都放在皖南。除非他們不要浙西和贛東北了。一旦丟了贛東北,贛南也就危險了。所以最多兩個月,三戰區部署在皖南的部隊就會撤離。”

“眼下部署在我們周邊的三戰區部隊大多都是中央軍精銳,皖南距離日軍前鋒的距離很近。按照國軍的傳統部署,他們是不會將中央軍放在一線。我想很可能會在皖南部署的是雜牌軍,甚至川軍的可能性極大。”

“如果這裏中央軍撤離,改為進駐川軍,對於你們來說就是重返皖南的時候。但你們要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蘇皖邊地區,而不是與川軍直接對峙。與雜牌軍還是要盡可能的交朋友,尤其是川軍這樣飽受排擠的雜牌部隊。”

“至於怎麼從三戰區部隊眼皮子底下跳到外線,我想以你們多年的遊擊戰爭經驗,辦法是有的是的。否則你們也不會在中央軍、粵軍甚至雜牌軍以及為數眾多的保安團圍剿之下,整整在深山老林裏麵堅持三年。我相信你們會有效的運用以往的鬥爭經驗,最終堅持下來的。”

送走兩個將要留下來堅持鬥爭的,看著兩個人遠去的背影,楊震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這一別,自己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這兩個人還有他們帶領的留守部隊。但無論是牽製第三戰區追擊的兵力,還是與蘇南部隊相互策應。皖南留下部隊堅持是必須的。

隻是楊震的唏噓並沒有維持多久,便被轉移之前繁重的工作給打斷。晚二十三時,杜劍秋與項永章準時指揮從各個團抽調出來的五個連,接替擔任軍部以西防禦的軍部特務團。同時北撤各部也已經完成集結,作為軍部前衛的五團已經進抵舒溪邊上的章家渡。左路的作為全軍前鋒新一團也已經渡過舒溪,進至路餘家一線。

晚二十四時整,楊震與葉希夷軍長率領軍部以及直屬隊在軍教導總隊的掩護之下,準時自雲嶺出發。在他們的後麵,作為全軍總後衛的特務團則繼續在留守部隊的配合之下,繼續與雲嶺以北的新七師一個團對峙。

待軍部渡過舒溪之後,特務團則立即按照軍部計劃,將所有的陣地交由留守部隊,自己跟隨軍部南下。全軍按照既定計劃,有序不紊的逐次收縮陣地,交替掩護撤離了整整戰鬥了三年的雲嶺地區。

此次北撤雖然未經任何的宣傳,甚至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但上萬人的部隊撤離,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當地老百姓盡管沒有得到任何的風聲,但是上萬大軍撤退的準備工作,依舊讓這裏的老百姓察覺了什麼。

新四軍軍部在雲嶺整整駐紮了三年,與這裏的百姓結下了身後的感情。雖然地方幹部已經盡數隨軍,留下堅持的人員在軍部行動之前,已經先行分散隱蔽,沒有任何人去動員。但雲嶺周邊的百姓依舊趕到了軍部的出發地,為即將北撤的子弟兵送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