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1 / 2)

原本在工作安排之中,被楊震前任架空的隻剩下與三戰區聯係,要經費和彈藥的軍長。此時還是又恢複了原有的工作,與三戰區駐新四軍的代表,整天研究新四軍北撤路線。代表新四軍出麵,要求走東線。

對於新四軍的這個要求三戰區卻始終不同意,堅持隻能走其所謂已經在江北展開部隊掩護,但是在江南幾乎全部在敵占區的北線。為了逼迫皖南部隊同意走北線,第三戰區甚至還破天荒的同意為皖南部隊在出發之前,撥發五萬元開拔費和三萬發子彈。

三戰區隻同意皖南部隊走北線的情況,早在楊震預料之中,更早在他的計劃之中。對於三戰區史無前例的大方,楊震隻是一笑了之。除了讓軍長繼續和三戰區交涉之外,私下裏對南線的勘察行動卻是一天都沒有放鬆。

雙方你來我往,軍長一方麵與自己的那位保定同學在電台上打筆墨官司,一方麵又不斷的致電中央,希望中央駐重慶辦事處能夠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溝通。盡快的達成皖南部隊北撤路線的選定。在皖南部隊的要求之下,中央駐重慶代表也頻頻的出入軍委會。

盡管部隊已經徹底的做好了北撤的準備,但讓所有的人很不明白的是,這些天逼的大家都快跳井的軍部,卻是在此時沒有了動靜。部隊上下接到的命令,居然是好吃好喝,調整部隊緊張情緒。甚至就連部隊原本的日常訓練也停止了。

所有的人都以為軍部如此做,是因為已經選擇的走東線北撤還沒有爭取下來,而出發向東偵察路線的偵察員還沒有將地形摸回來。實際上除了軍長和軍參謀長以及政治部主任、東南分局副書記這幾個人之外,甚至連軍部的作戰參謀都不知道,這些隻是楊震采取的障眼法。

為了嚴格的保密以及迷惑三戰區,楊震采取了一切的辦法。不僅在表麵上同三戰區極力爭取走北線,甚至由軍長親手擬定的撤退的路線和計劃以及應變方案,也都是以開會的名義在楊震處由其親自製定的。

而那個擺在軍部作戰室內的,由軍部參謀擬定的撤退方案,則是專門給那位三戰區派在新四軍的聯絡官看的。真實的方案,除了楊震知道之外,其他的人一律不清楚。為了做的徹底一些,楊震還將戰鬥力最強的老一團調到的東線上,擺出一副隻要三戰區同意馬上就可以東進的態勢。

而向北線以及東線派出的偵察員,但這不過隻是為了掩護真正的行動。早在楊震抵達皖南的第五天,就將跟隨自己到皖南的那個班全部派了出去。在幾名當地出身的幹部以及偵察員的配合之下,對實際上已經選擇的南線進行了重點的偵察。

楊震之所以遲遲還沒有下達最後的命令,一是偵察部隊還沒有返回,南線的地圖還沒有測繪完畢。二也是向第三戰區表示一個態度,你要是不同意我走東線北撤的方案,那麼老子就賴著不走了。這也是為了掩護真實的撤退行動,而放出的最後一個煙霧。

十二月二十七日,當偵察部隊拿著測繪完畢的地圖,以及最新敵情返回,並征得中央同意後。一切已經準備完畢的楊震,在與軍長商議後,決定最終確定撤退時間為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三十日零時,國民政府規定的最後撤離期限後。

在撤退的時間最終確定後,自來皖南後一直對那位第三戰區聯絡官進行了嚴格保密,始終對其避而不見不說,壓根就沒有讓他知道自己來皖南的楊震終於出麵,親自與那位聯絡官會麵。

當見到楊震抵達皖南之前,應中央要求被軍長以請撥移防經費為名支回三戰區司令部。等返回時候,楊震又有意避而不見,並將自己的行蹤對其進行了嚴格保密。使得這位壓根就不知道原來主持工作的副軍長已經被調走,新任政委已經上任的聯絡官時,楊震也沒有含糊,直接開門見山的自報名號。

聽到眼前的這位年紀比自己還年輕的人,居然是新四軍新任政委的時候,這位聯絡官的臉色端是變化多端。他壓根沒有想到,自己回到三戰區司令部不過幾天的時間,這邊已經風雲變幻。

看著這位聯絡官眼中的迷茫,楊震知道自己在關內部隊中的名氣遠不如一些老資格的將領可以相比。自己的名字,這個遠離大後方的家夥還真不見得聽說過。這樣一來,反倒是好事。摸不清自己工作風格,也許反倒是會給自己提供一些方便條件。

隻是讓楊震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夥才渡過了初期的迷茫後,卻沒有多大一會便渾身大汗淋淋。看著楊震表情即有些尷尬,又有些好奇的道:“楊長官這上任,鄙人一直不知道,事後也沒有打聽一下前去拜訪,實在有些失禮,還請長官多多的保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